本篇文章1405字,读完约4分钟

鲁迅说陶渊明漂浮了很长时间,但他不是整晚都在漂浮,既有“悠闲地看南山”的一面,也有“猛志固常存”的一面。 如果有取舍,就不是所有人。 陶渊明像深深的碧波,不知道它的深度,突然的微风波澜起伏,只能掠过冰山的一角。 陶渊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神秘的印象。 他的辞职者躲起来,他喝酒是乞丐,那个人,那首诗,都是人咬的,永远咬不动。 苏东坡青壮年期不喜欢陶渊明诗,在被贬低老年特别是海南岛的漫长岁月中,我越来越喜欢陶诗。 晚年苏东坡,陶诗几乎成了他唯一的精神食粮。 他每天读陶诗,规定自己每天只能读一首歌,怕读完就不能再读了。 他唱了一遍所有的陶诗,留下了109首和陶诗。 苏东坡说陶诗“外枯中膏”“质与实绮、癯与实阴道”。 这种不可思议的经历,几乎成了所有好陶者的共同体验。 陶渊明诗文,语言表面平板质朴,朴素无华,有时感觉味道嚼蜡,但细细品尝,慢慢咀嚼,洌甘泉,草坪宜人的香味,线条清晰。

东晋时期,陶渊明人微言轻语。 他祖先陶侃的军功盖世,但在重视看门人出身的时代,在世家大家庭眼里,依然只是“奚犬”。 几代之后的陶渊明,更跟不上它的荣耀。 在陶渊明的园子里,六朝人重视他的隐士风格,他的名士风流,唐人重视他的酒,他的官。 在唐人的视野中,陶渊明是个酒鬼、疯子、县爷爷,引起了很多有名诗人的青睐和心思。 “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是王维的情念。 “什么时候到彭泽,长歌陶令前”“什么时候到栗里,一生见父母”是李白的敬仰。 宋代的人开始看他的诗文。 读了陶诗,好像成了宋有身份的文人的标志。 北宋万里品出平淡,南宋朱熹读出豪放。 到了明清,陶渊明好像被放进了多面镜。 在安静的时代看着他,他是飘逸的田园隐士。 国家许多遭受灾难的岁月再次看到他,那完全是忠臣烈士。 龚自珍曾经把陶渊明比作诸葛亮和屈原。 “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洎阳松菊高。 莫信诗人其实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 ”。 也许是出于祖乃晋室忠臣的家风,或者是出于“空把毛巾挂在负头上”的罪恶感,陶渊明晚年一直保护着东晋遗民的忠贞之心。 他在刘宋王朝生活了八年,写诗文,不想采用新朝年号。 他拒绝了刘宋新朝廷的几次征兵,朋友们欢呼着远离他。 他痛感儿童期死了,伯牙绝弦,在知音不遇的时代的孤独和悲伤中,结束了人生的最后一次旅行。 这可能是明清忠勇之士经常提到他的原因。

历史遥远了,我们凝视着昔日的彭泽,回顾了很久。 陶渊明留给我的是无限的想法。 陶渊明就像哈雷,一千多年来的网友、评论家在这面镜子里看着自己,也看着自己身后的时代。 他们在给陶渊明“拍特写”的时候,不知不觉地“抓住”了陶渊明,好像和他“合影”。 尽管如此,在各个时代,每个国家的人都情不自禁地来读他。 唐代人郑谷说:“爱日满楼看古集,只有陶集是我的师。” 宋代苏东坡说:“我对诗人什么都不好,一个人作渊明的诗。 ”。 韩国人车柱环说:“环无愧于渊明的品德,但不能偷诗。” 日本人一海知义认为陶渊明是“多而复杂的诗人形象”,主张解读陶渊明是自己的“终身事业”。 但是,自古以来,就没有人真正读过陶公及其诗文。 或者就像朱光潜说的,“有些涉猎他作品的人对他一无所知,但不容易完全理解他”。 顾随也说:“我不能说我真的了解陶诗本身。 读陶集40年了,依然有新的发现,据说盲人很像。 陶诗的不易读是因为那个人理解不好。 ”。这样的话增加了一些神秘,一些诱惑。

(作者:钟书林,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

标题:“陶渊明的另一面”

地址:http://www.lyxyzq.com.cn/lyjy/21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