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649字,读完约12分钟

《永乐大典》是明代永乐皇帝下令内阁首辅,有明三大才子之一的解码等人编撰的大型类书,共11095册,保留了我国先秦、下至明初的典籍七八千种,被称为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

年2月8日至3月2日,国家图书馆精选了《永乐大典》的部分珍品向网民公开展示,邀请网民一起抄写《永乐大典》的古典章。 其中一个展览箱里展示的单独的《永乐大典》,这本皇巨着的散逸残本也是最近最后出现的——今年59岁的国家图书馆研究员程有庆,每当想起11年前在上海偶然遇到那个“永乐大典”时,就觉得是一次幸运的事故。

2007年5月,国家图书馆成立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之后派遣专家小组到各地调查古籍的相关情况。 11月,程有庆和杨成凯一组,前往江浙沪,同时故宫博物院施安昌也在这三地调查了金石碑文。

“那天下午,施安昌告诉我们,上海的老邻居有《永乐大典》。 我想看看。 当时觉得相遇的可能性很低,但我接受了”。 程有庆记得那天晚上8点,移居加拿大的袁女士在招待所的一楼等他们,走进房间,拿出了两本《永乐大典》。

“第一本是影印本,对大家心里有点凉。 第二本,从古籍真伪的鉴定来看是真的,书留下了明代包的古装,但有些老师难以置信。 ”。 程有庆读了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的张陈石《永乐大典史话》,里面收录了《永乐大典》的目录和已知的现存书目,“看看那张表,就知道这本书的复印件是否合适了。 我马上给父亲打电话,让他查一下,确认这本书不在现存的名单上”。

东西和文案都很清楚,程有庆和杨成凯敢向国家图书馆报告这件事。 后来袁女士又拿着这本书去了北京,国家图书馆和国家文物局组织傅熹年、张陈石等专家先后进行了四次鉴定,确认无误。 最终,这本“永乐大典”回到了故乡,收藏在国家图书馆。

《永乐大典》历经600年风雨沧桑,从成书初万册巨帙到现在只剩下400册,她的集散离合器也是中华古籍的悲欢缩影。

从《文献大成》到《永乐大典》,史上最大的百科全书

1403年,朱元璋的第四子朱熹以“靖难”之名从侄子建文帝手中夺取政权,改元为“永乐”。 也许是因为皇位没那么体面,永乐皇帝试图用别的方法解释自己。 他命令翰林院学士解码、太子少保姚广孝监修,编纂大类书,系统收集天下古今书籍。

从永乐元年到次年11月,编书任务完成,永乐皇帝赠送了《文献大成》。 但是,翻开书,永乐皇帝不满,认为远远没有达到编辑《百家之书》的要求,命令永乐3年( 1405 )重新修理。

永乐5年( 1407 ) 11月,第二稿完成,这次皇帝满意,正式命名为《永乐大典》,亲自写了序言。 根据姚广孝《进永乐大典表》,全书共22877卷,归纳为11095册。

《永乐大典》开本高50厘米,宽约30厘米,是以桑树皮和楮树皮为主要原料制作的皮纸,洁白柔软。 作为大型类书,《永乐大典》除了用篆书·隶草体写每一门类的首字母外,本文还是端正高雅的楷书台阁体。 本文是墨色的,引用书名的文案就变成红色,断句和标语的记号用红色的小圆盖锣印。 全书朱墨灿烂,温厚古雅,是写书中的精品。

《永乐大典》收集了当时看到的所有图书资料,摘录了相关内容的一句、一段或整体、整本书。 永乐皇帝在这里表现出慷慨的心,即使对同样的东西有不同的说法,也一起摘录,这些似乎比干隆皇帝的《四库全书》大得多。

类书是编辑各门类或某门类学科的资料,根据文案或字、韵分类、检索、引用的工具书。 总结了说明同样事情的不同文献,好像是西方的百科全书。 《大英百科全书》把《永乐大典》称为《世界历史上最大的百科全书》。

原稿被大火摧毁,原件神秘地失踪了

《永乐大典》的编纂不容易,成书后生命之路更多。

万册巨大的卷很难雕刻印刷,《永乐大典》的所有复印件都是用手抄写的,永乐6年( 1408 )冬天才抄写是为了原件,收藏在南京文渊阁。 关于原稿,一直没有离开南京,弘治皇帝想把原稿带到北京,但愿望没有实现。 正统14年( 1449年),南京宫内大火,根据《永乐大典》,原稿支付了一个火炬。

永乐19年( 1421年),《永乐大典》原件与文渊阁图书一起运到北京,寄存在奉天门东施,但不巧宫中发生火灾,因此被安置在奉天门15年,直到正统元年( 1436年)送到宫殿的中文楼是永乐曾帝孙朝

“《永乐大典》体量太大,其实历代皇帝不怎么读。 书被捆在一起。 直到嘉靖皇帝,他都喜欢,总是在桌子上放几本书,总是翻阅着。 ”。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陈红彦说,嘉靖皇帝的重要性,为《永乐大典》的继续做出了巨大贡献。

嘉靖36年( 1557年),北京宫殿着火,奉天门和三大殿烧毁,嘉靖皇帝担心会对附近的文楼造成灾害,下令赶紧搬出《永乐大典》的原件。 他怕这本书是真爱,接下来不是这么幸运,于是任命嘉靖四十一年( 1562 )秋、高拱、景淳两位大臣负责学校修理,写了《永乐大典》的复印件,“重新录了一部分,储存他的地方,免得害怕”。

抄写也是一项大工程,当时招募誊写、绘画生109人,按照严格的规章制度,完全按照《永乐大典》的原件的册子、行金抄写,每人每天只能誊写3张,不得重写,各册最后还注明了重录校长、校官的名字。 所以,正本和副本在文案和外观上没有区别。

很遗憾,嘉靖皇帝没有看到抄完的那天。 重录的工作在嘉靖四十五年( 1566 )十二月他死的时候也还没有完成。 到第二年隆庆元年( 1567 )四月,一共花了五年时间。

但是,副本完成后,《永乐大典》的原件下落不明,至今仍是个悬案,引起了很多推测。 陈红彦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说:“我们现在看到的《永乐大典》都是复印件。 整个原件,人类蒸发,没有破损和下落的记录。 ”。

现在,关于《永乐大典》的原件的下落,第一,和嘉靖皇帝一起埋葬,第二,被明末清初的南京破坏,第四,被明末的北京宫殿破坏,第五,被清干隆年的火灾破坏。

很多人相信书还在。 还有,很多人期待着书再次看到天日。

副本存世只有400多本,谁“拿”了《永乐大典》是众所周知的

谁“拿”了“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的副本最初收藏于皇史宬,清雍正年间放在翰林院。

根据史料,干隆五十九年( 1794年)编纂了《四库全书》,仔细检查统计了《永乐大典》的副本,还剩9881本,已有一千多本。 当时的官员认为康熙时代的三位大臣徐干学、高士奇、王鸿绪是书局最长的,嫌疑人最多。 但是搜索什么也找不到,没办法。

副本最大规模的损失是咸丰10年( 1860年)以后,英法联军入侵,清廷会议,从此北京外国大使馆林立,“外国人好奇物品,国民经常出售”,有些林院官员特别擅长“这条路”。 时人记载“早上住院,拿着包袱皮,包着棉袄,大约有《大典》两本大,晚上出院,戴着马褂,偷了《永乐大典》两本”。 当时外国人可以用10两银子买一本《永乐大典》,很便宜。

翻修光绪元年( 1875 )翰林院,《永乐大典》不到5000本。 朝廷生气了,严厉追究监守自盗的官员,“交给刑部狱死”。 但是后浪推前浪,严刑逼供挡不住贪婪的人。 到了光绪12年( 1886年),翰林院的《永乐大典》只剩下900本,11年间,以平均每天一本的速度证明了4000本失踪。

《永乐大典》的另一场大灾难是1900年庚子国变。 1900年6月23日,义和团包围了英国驻中国大使馆,还烧毁了大使馆北侧的翰林院。 “永乐大典”落入英国人手中。 之后,英国大使馆还了330本,但已经有很多被烧毁或被偷了。

据说当时日本的东方文库听说翰林院被烧毁了,马上带着几具身体赶到翰林院,每人拿了几本。 后来,英国人翟理斯( lancelot giles,英国驻华大使馆的员工)和托马斯·比格( thomas biggin )也被偷了一点。

英国大使馆归还的330本《永乐大典》被归还给翰林院,但在风雨飘摇的时代,朝廷已经无力或不愿意保护这本书,把书放回去后,又被偷了。 当时北京琉璃工厂的总店,找找看有《永乐大典》的痕迹。

1912年,民国政府成立,周树人(鲁迅)担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图书馆、博物馆等部门的业务。 在他的提议和努力下,教育部把翰林院收藏的《永乐大典》的残本交给京师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的前身)保管,只剩下64本。

从成书11095册到仅64册,《永乐大典》历经500年的沧桑,等待着转世。

一回到国家图书馆,山东老妇人也送来了一本

1949年以后,《永乐大典》的收集事业进入了新的局面。 1950年,北京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前身)的馆员顾子最初刚捐了三本。 1951年7月,苏联列宁格勒大学东方系归还了中国11本,文化部交付给北京图书馆的同月,商务印书馆捐赠了21本。

北京图书馆于1951年8月特别举办了“永乐大典”展览会,表彰捐赠者的无私奉献,激发了各界人士的热情。 天津着名收藏家周叔弢无偿捐赠了一本家藏的《永乐大典》,金梁、徐伯郊外、赵元方、张季芿等老师也相继捐款。

《永乐大典》的稀奇之处在于,发现一本很辛苦,但最近发现的两本可以说是传说。

1983年,在山东省农民孙洪林家发现了“永乐大典”。 陈红彦说,当时中华书局制作了《永乐大典》的日历。 孙洪林看了看,说“这东西我家也有”,大家一开始都以为是开玩笑。 北京图书馆得到消息后,抱着试试的希望,派专家去孙洪林家看,竟然是真的!

这本书是《永乐大典》(卷3618,3519“门”字韵),最先寄养在孙洪林的姑姑家。 老太太不会写字,所以剪了书的“天头锚”,用书夹鞋的形状。 幸运的是,农家女性从袭击祖先“敬惜字纸”以前就流传下来,不伤害有字的部分,完善并留下了这个“永乐大典”的文案。 后来,孙家将这本书通过町民文化馆捐赠给了北京图书馆。

现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的大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铜雕艺”的代表传承人朱炳仁,是根据这部《永乐大典》的“凌花双龟背”图设计的。

《永乐大典》最近的出现,是本文开头所述的故事。 迄今为止,经过几代人的大量搜索,国家图书馆现在收藏了《永乐大典》224本,其他200本流向海外,散布在日本、韩国、英国、德国、美国、越南、爱尔兰等国家。

没有《永乐大典》就没有“二十四史”

对后世来说,《永乐大典》的最大功能是编辑其余,因为它留下了明以前大量死亡余的重要文献,许多消失的典籍由此流传下来,《永乐大典》也被称为“余渊薮”。 其中最大规模的编辑工作是《四库全书》。

隆三十七年( 1772年),安徽学政朱筠提议在《永乐大典》中编辑其余,当时编辑了《经部66种,史部41种,子部103种,集部175种》,很多书被编入《四库全书》。

陈红彦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说:“从永乐到干隆,距离只有300多年,但已经没有几百本书了。 最有名的是北宋薛居正主编的《旧五代史》,元代传书消失,由清代著名学者邵晋涵从《永乐大典》中编辑。 这表明我国的《二十四史》官修史书完全保全了,可以说没有《永乐大典》就没有《二十四史》。 ”。

即使现在只剩下400本,也可以从中取出文献。 程有庆说,自己小时候最喜欢的《薛仁贵征辽事略》是文献学家赵万里从《永乐大典》“话”的字韵中编辑的全语书,国家图书馆研究员林世田也编辑了元代的《禅林类集》……

搜索《永乐大典》做出巨大贡献的郑振铎佩服地说,如果《永乐大典》流传至今,我们可以更完整地看到中国古代文学史的面貌。

书的命运往往取决于国家的命运,《永乐大典》的几千本灰消失也不过一百多年,今天的保存只占百分之三十四:她留给后世的是财富,也是警钟和责任。 (蒋肖斌)

标题:“《永乐大典》沧桑600年”

地址:http://www.lyxyzq.com.cn/lyjy/21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