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57字,读完约9分钟

孔子周游列国,需要经费。 这笔经费来源可能来自教育时的收入、官员时的工资,也不排除政府的资助金,以及来自各个富裕学生的献身。 根据现有文献,政府的资助在孔子周游各国时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经营私学的收入

私学和官学不同。 周王朝的官学为贵族的孩子们培养礼仪和官方道路,不仅不收学费,还管理饮食。 私学是民间的,财政没有补贴,政府不援助。 除非学校的运营者非常有钱,否则不能不收学费。 孔子的私学,学费怎么收,收多少是个问题。 现在唯一的资料就是“论语述而中孔子无意中泄露的这一句话。 “自行束脩以上,吾犹得诲焉”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又有不同的解释。 如何解释,在于“束脩”。

以前传说“束”一束,有十束。 “脩”是干肉。 周晨解决生肉,防止腐败变质有三种方法。 一种是“干肉”,在肉上涂盐后晾干。 第二个是脩,除了涂盐外,还涂姜末、葱末、肉桂末等调味料,结束后晾干。 “腊”在“脩”上面进一步熏烤。 如果“束脩”的“脩”指的是干燥肉的话,可以很好地理解为“自己除了束脩以外,我可能没有教训”。 支付十条干肉作为学费的人,我不会不告诉你的。 因此,束脩后来直接指学费。

但是,新的说法是“束脩”是“束修”,“束”是装束,“修”是修饰。 春秋的时候,男人从15岁开始扎头发,所以“束脩”是指15岁的男人。 孔子说,如果是15岁以上的男性,我不会不教的。

以上说法不知道哪个是对的,这里也有疑问。 如果以前传达的说法符合事实的话,孔子的事务班应该是将近30年,收款不少。

但是,这样分解是不完全合理的。

孔子开班多年,每年不收干肉。 他处于春秋末期,商品经济相当发达,各行各业除了索取报酬,取布匹、取粮食、取铜币、取金饼,收人干肉作为报酬,除了孔子以外没有其他例子,很少见。 所以,即使孔子给学生10只干肉作为学费,那也是老夫子某学期贪婪的肉太厉害,突然想出奇的方案,我想下学期之前,可能不会收干肉。

孔子做私学,具体收入不能报考,但无论如何学费一定要收,收的学费必须够他自己及其家人糊口,才能活下去。 专家说,孔子做私学,完全是献身,他的经济来源不是学费,而是帮助葬礼,即人举行葬礼时主持。 这种观点是迂远的,也缺乏文献支持。 孔子的少年擅长学习儒教、主持儒教,认为偶尔帮助别人服丧是可能的,但这顿饭违背了孔子的宗旨。 孔子在学生子夏说“汝是君子儒,不是小人儒”。 靠丧为生,是侏儒。

在官学教书的收入

孔子做私学,具体收入不能考,但他在官学教书时,有确定的工资记录。

公元前497年,孔子55岁,私学已经中止,在鲁国也担任了几年的官员,得不到志向,向卫国寻求机会。 卫国君卫灵公高度评价他,请他当官学教授,教贵族子弟诗书的礼仪和为政之道。 孔子比较高兴。

卫灵公问:“你在鲁国当官员时,鲁君给了你多少年薪? ”。 孔子说“工资粟6万”。 于是卫灵公也以年薪六万给他发工资。

这里说的年薪6万,当然不是人民币,也不是铜币,叫谷子,即谷子,或者谷子。 六万粟,到底是六万斤,还是六万升,六万斗,六万石? 唐王朝张守节注意《史记》,说是六万斗。 这斗是周代的斗,一斗相当于唐代的三分之一斗,六万斗放在唐代,只有二千石,而唐代的高官年薪成了粮食,只有二千石左右。

唐朝一石,有60升,可以装45公斤小米。 卫灵公每年给孔子送两千石小米,重90吨。 现在山东产的小米,北京超市每公斤的定价在6元左右,90吨小米,能卖50万元以上。 当然,如果用现在的粮食价格来计算春秋时代的小米价值,得到的结果完全没有道理。

孔子时代,中原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不是大米也不是小麦,而是谷子。 发政府工资,计算人们的口粮,通常以谷子即谷子为基准。

关于粮食,“周礼地官厢人”统计如下。 “众民之食,食者之四鬘,上也。 人三32;,中也。 人二32;,下也”,也就是大人,每月消费四粟,这叫大饭量。 每月消耗三个谷子,中等饭量。 每月只吃两个谷子是很小的饭量。 艾,通向“釜”。 周一釜,64升。 周朝一升为187.6毫升(这个数据没有直接的考古证据,据推测)。 所以,一锅相当于现在的12升,可以装9公斤小米。

周末早上,中等饭量的大人,每人每月平均吃3锅小米,共计27公斤,平均每人每天需要0.9公斤的粮食。 这个饭量和我们现代人差不多。

如上所述,孔子在卫国官学教书。 年薪是90吨的小米,近280人吃了一年,够一个人吃近280年。 这时孔子的寡妇颜氏已经去世了,孙子孔汲还没有出生。 我想家里的近亲除了妻子亳官、儿子孔鲤、孔鲤媳妇以外,没有其他人。 一家四口,只算粮食,一年不过一千多公斤,孔子一年的工资,够全家吃几十年。

由此可见,卫灵公不要薄孔子,孔子在卫国官教书,工资不低。

个人考察,政府资助

孔子从31岁开始周游列国。 那时他在山东曲阜上私学,很难给学生讲课,所以在鲁国找不到答案,决定去当时所有侯国共同的首都河南洛阳。 这里的道理很简单,首都啊。 人才聚集的地方既是政治中心,也是文化中心。 其他地方处理不了的事情,去首都一定能处理。

从山东曲阜到河南洛阳,全程不到500公里。 但是孔子不合时宜,没有车和列车,考虑去洛阳,有条件就坐马车,没有条件就走不动。 走来走去,人要咬马,中途住宿,去目的地提问,带礼物。 计算这笔经费,足够孔子喝瓶子了。

幸好孔子也有个学生叫南宫敬叔。 这个人是孔子收到的第一个徒弟,来头不小,他父亲,姓孟名是死亡之子,曾经是鲁国先生。 他哥哥,姓孟名懿子,做鲁国医生。 朋友听说了,他父亲是孟,哥哥是孟,但他自己是南宫吗? 那时人的姓和氏分手了,但南宫敬叔依然是孟,不是嫡子,所以不能继承父亲的官爵,需要单独改姓。

南宫敬叔听说老师要去首都视察,觉得自己有责任向老师申请经费。 他直接去找国君,先夸孔子为花,然后又说:“我的老师这是回洛阳,想找答案。 那是我们周王朝为什么繁荣,现在为什么衰退了。 如果能找到这个答案,对我们鲁国非常有利,所以我的老师要做的是利国利民的一大课题。 你为什么不给他提供一点课题支援? ”。

国君觉得有道理,挥了大钱,给孔子马车,两匹马,布置了司机,公路经费国的全包,还有南宫敬叔叔也和孔子一起去。 到洛阳后,孔子拜访了老子,问苋弘,考察了一些名胜古迹,然后顺利地回到了鲁国。

周游列国的经费问题

向洛阳请教老子后,孔子开始频繁地去鲁国周边的几个诸侯国。

我35岁的时候去了齐国。 38岁的时候,我去了东周。 55岁的时候,去卫国。 59岁的时候,又去了卫国。 60岁的时候,去了宋国,然后去了郑国、陈国。 61岁时,离开陈国,来到蔡国。 63岁的时候,又到了卫国。

齐国今天在山东。 东周、郑国、卫国、陈国、蔡国,都在今天河南。 宋国的第一疆域,今天在河南省。 据说孔子去过楚国。 这个楚国,第一疆域今天在湖北。 历史说孔子周游列国,他旅行了,现在只不过两三个省,脚印来了,出不了中原。

但是,请注意三点。

孔子到了各国,通常住一段时间。 就像齐国,住了两年。 去年以来卫国受到卫灵公的优待,所以居住的年份越来越多,其他诸侯国撞墙后,首先想到的避难所不是鲁国的老家,而是卫国。

二、无论去哪个诸侯国孔子都不是一个身体。 第一次东周问礼,带司机,南宫敬叔叔。 之后,去卫国,去郑国,去宋国,除了七十二个弟子中在外面当官员的人,其他很多都在继续。

三、如前所述,当时的交通延误了。

存在这三个因素,孔子周游列国时,其经费就成了大问题。 他们的师徒是列子(列子,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以外的道家思想代表人物。 列子贵虚尚玄,修道成御风之术,可以成为御风而去,总是在春天乘风游八荒。 我不能顺风而去。 饿了也不能喝西北风。 吃,住,去旅行,到了异国后的人际关系(孔子去哪个侯国,都要提前准备礼物)需要钱。

子贡不是第一赞助商

这笔经费来源,一条重要渠道是别人的赞助。 比如孔子去洛阳视察,鲁国君派车陪同人,就是一个例子。

另一个例子:鲁国大夫的季孙氏一次也没有重复孔子师兄的小米1000锄。 1000锄小米有90吨,师徒70多人来吃,能吃三四年。

孔子晚年想起往事,感谢申请经费的南宫敬叔和送来大量粮食的季孙先生。 孔子说:没有他们的赞助,我的“路”恐怕不能告诉外面。

在孔子的学生中,子贡给人的印象一贯很有钱,很多人认为孔子周游各国,子贡在经济上做出了很多贡献。 这个看法需要纠正。 子贡比孔子小得多,所以孔子周游齐国、卫国等诸侯国时,他刚出生,没有机会赞助老师。

实际上,孔子50多岁的时候,在鲁国已经官数年了,担任中宰、司空、大司寇,年薪最高的时候是90吨小米(之前解体计算,这里“工资粟6万”是年薪90吨的小米),手里应该也有一点积蓄。 然后去卫、宋、陈、蔡国等地

标题:“孔子31岁开始周游列国,经费从何而来?”

地址:http://www.lyxyzq.com.cn/lyjy/21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