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441字,读完约11分钟

在今天的学科划分中,汉字研究属于语言学,抒情叙事诗属于文学,它们在不同的一级学科之下。 但在过去,文案学和文学不那么清楚: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都是从文案上说的。 “古文经学”“今文经学”也以文字为内容进行区别。

到了20世纪,为了模仿西方学科体系的划分,我们把国语分为语言学和文学两个学科,分得越远越细。 自己的结果是,两者互相边缘化。 事实上,汉族的思维集中在汉字的结构上,汉文学特有的魅力来自神秘的汉字。 不把文案学和文学结合起来,很多问题就根本解决不了。 因此,很多有识之士主张应该拿两个学科的东西。 不仅要在一起,还要通过中介,探讨难题的奥秘。

“花”经常比喻美丽的女性

“鸟”有传播家书的意思

关键词多为文学作品的文目、诗眼。 不擅长阅读而偏离正题的例子,古今也比较多。

杜甫《春望》中的名句是“感时花落泪,怨别鸟伤心”,一般杜甫因国家失败而悲伤,他眼中的自然事物也相应地被解释为“伤心”。 其实,这个解释不正确。 这样的解读,不卡在前两句,特别是第一句“国破山河在”。 据说虽然国家腐朽了,但山河依然意味着“天地无情”,不会因人类世界政治的变动而改变本来的样子。 如果花和鸟理解为国家的破裂“落泪”和“惊险”的话,不是和第一句话的意思正好相反吗?

看看第二个“城春草木深”。 一般的解释是江山易主,长安城春天荒草著茂盛,所以荒凉的风景,也就是所谓的“草木深,明无人”。 草的深度意味着草高,旺盛。 树的深度是树叶茂盛。 可以理解为草高荒凉,但如果和以下两个句子联系起来,就会有词义不通的问题。 下面两个句子里,花、鸟、还有“草”花、“树”鸟,就像花开鸟鸣的春天画面一样,为什么荒凉呢? 所以,长安城的春天依然树木花草盛开,应该意味着城堡的易主改变不了春天生动的生命力。

从深层次来看,把握“花”、“鸟”两个字,或者两个形象,是理解“春望”的关键。 “花”经常出现在古诗中,但一般比喻美丽的女性。 李白《清平调三章》中写道“云想衣服,花想容”,据说一看到牡丹花就想起杨贵妃的美丽容貌。 形容风流的男性经常说“休眠花卧柳”“很多女性惹草生气”。

说到“感受时花谢”,杜甫看到春天的花,不禁想起自己的妻子和女儿。 她们现在好吗? 有饥渴病吗? 想着想着,不由得潸潸落泪。 当时长安城被叛军打败,杜甫为灵武谋肃宗,要求一官半职,抛弃妻子抛弃女人,把她们放在他的村子里。 在这个烽烟四起,兵乱发生的时代,妻子和女儿的生死安危怎么能让人担心呢?

这时的杜甫多么想得到她们的消息,有以下“怨别鸟惊心”。 “鸟”的形象有传播家书新闻的意义。 现在听到鸟的声音,抬起头来看“很像”,不由得吃惊有妻子和女儿的消息。 如果拿到家的书的话,比什么都珍贵啊。 所以我感到“烽火三月,家书值万金”的感慨。

下一个想法是自然的。 什么时候能和妻子和女儿团聚? 我必须什么时候见肃宗? 你什么时候谋官职? 战火什么时候平息? 但是,这些不是杜甫能预料到的。 读起来很忧郁,很无聊,只是挠挠头! 于是诗人总结说:“比扒白首更短,满是泥簪子。”

总之,“花”“鸟”两个字是“春望”的诗眼,思念妻子和女儿的是“春望”的情窟。 只是解开这两个字,方才知道这首诗的真实、真正价值。

空之间的图像表示时间

用自然的动作指示方向

从《诗经》的“比兴”到王国维的“无我之境”,几乎历代都暗示,耐人寻味的诗,高雅。 这是什么原因呢

学术界有很多说法:一个观点被认为受老庄思想的影响。 老庄认为,万物生,万物生无常。 《逍遥游》讲逍遥游,怎么才能自由? “无所事事”需要“无我”、“无效”和“无名”。 所以,必须用“有”来表达“无”,以“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作为艺术的追求。 另一种看法被认为是受到佛教的影响。 佛教说“假为真空”“万物皆空”,“空”是天地万物的本性。 受其影响,诗词的创作也应该追求空灵之美。 另一个观点是历史上封建统治比较严密,文人不敢表现真正的性质,如阮籍、李贺、李商隐、苏轼等。

这些说法都有点道理,但不一定是根源。 要查明其本源,必须寻找汉字。 汉字与多个拼音文案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表意,而且是表意。 借用和表意是汉字的两个基本属性。 现在看到的初期汉字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案甲骨文,是图像和图像化符号的组合。 更早的复印是陶文和岩文,准确地说是陶画文和岩画文。 你可以看到汉字起源于画。

通常认为画的表情有几个独特之处。

一是可视性、感性强。 用汉字写的文学形象更容易引起人的想象。 就像“孔”字一样,英语表示在某个固定物上挖的孔。 汉字是上面的大乳头,抬起下面的头吮吸乳汁的宝宝,“洞”是指母亲喂奶的乳洞,有哺乳宝宝使人类持续下去的美意。

二是善于表现可见的有形物体。 而且,虽然很会表现空之间,但是不擅长表现时间。 于是,看起来不像有形表现,必须在空之间表现时间。 就像表示时间的“年”字一样,在金文中是身体被一根穗弯下腰的图像符号。 这是空之间的图像,谷子一次成熟一年,表现出丰收的辛苦和喜悦。

第三,更丰富,选择性更强,更有歧义,空灵和歧义更明显。 就像代表西方的“西”字一样,金文落在鸟巢上。 在这里,方向的表示不是直接的,而是利用鸟回到鸟巢的现象,有时意味着太阳会西沉。

由此可知,诗歌中以“有”来表现“无”、委婉、迂回、空灵、暗示的特征,根本上汉字借用了表意的特殊属性。

故事和抒情是不相容的

诗情和故事的形式挥之不去

从中国传来的文学中,抒情和叙事、诗情和故事常常形影不离。

第一,以借景抒情为主,叙事造势为辅,是诗词曲的韵文文体。 其中,一首是《七月》、《长恨歌》、《圆曲》等以故事为主线的叙事诗。 另一个以抒情为主,情中有事。 另一个是隐藏在诗情画的意义中,可以明确地品味诗境和真相。

前两个很常见。 没必要举第三个罕见的、最有名的应算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古人去世了,但没有出生来的人。 现在的人怎么才能见面?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好像在说废话。 所谓“读懂天地的悠久,独自流泪”,简单来说就是想到天地的大小和长度,自己这么小又短,并不悲伤。 这样解读,这首诗不好看或者没什么意思。

其实,这首诗的关键词是“古人”和“来者”。 这两句话暗示了诗人以乐毅自居,想在军队中发挥野心,但被降级的悲伤故事,和古代燕昭王构筑黄金台招揽天下贤人的佳话。 因此,“古人”和“来者”都是比喻伯乐。 有自信乐毅才能的陈子昂,不知道他的才能的伯乐,不由得哭了起来。 这样,故事和抒情依然格格不入,但事情隐藏在情的背后。

第二,以叙事为主,以造境写实为辅,是散文、小说的非韵文文体。 其中,小说主要是叙事诗,但多伴随诗句曲赋和诗情画意义的唐突然发生奇怪的变化,赋予诗情画意义的美感,实际上是用诗思、诗笔写小说。

即使只看长篇小说,也经常能看到像夹杂着诗情的画一样的场面。 《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山寺夜读》、《刘备招亲》等场面屡见不鲜。 在《西游记》《水浒传》中,也经常看到充满闲情的快乐画面。 到了“金瓶梅”,辞呈、小曲、戏曲不仅成为叙事诗写人表情的一般手段,而且对笑话、酒令、甚至人名、楼名、地名都感兴趣。 写得细致,在语言中意外反应,到处都蕴藏着深刻的意义。

《红楼梦》的叙事诗如画,越读越充满诗情画的意思。 黛玉葬花、宝钗蝴蝶自不必说,小说第一次写甄士隐的故事可以说是《红楼梦》的缩影和解读的文眼。 僧人一人的“好歌”是贾雨村中秋吟月的诗,“贾雨村”“甄士隐”谐音的意思,到处都潜伏着玄机。

看戏曲的叙事诗,是精心制作诗情画意义的场面和心境。 有人认为中国文学不擅长心理活动。 其实,以前流传下来的戏曲歌词似乎是为了唱心理活动,写矛盾的感情而设置的。 比如“洞e不公平”的“刑场”、“拜月亭”的“拜月”、“西厢记”的“惊喜”、“牡丹亭”的“游园”等。

抒情叙事、诗意、故事形影不离的现象根源,依然在汉字中。 甲骨文案的象形符号至少有两种:一种是表意的物象符号,如山,水、日、月、鱼、马、牛、羊,通常表示静止的意思,多用于写实。 另一个是事件符号,有目的性,是一定空之间比较长的符号。 比如“奠”字,上面是盛酒的容器,下面是有腿的长台,是为了把大容器的酒搬到大台上,祭祀诸神和祖先。 另外,像“盥洗室”字一样,下面有加水的器具,上面双手拿着水洗脸。

通常,物象符号大多由单一符号构成,物象符号由多个物象符号构成。 这个事实表明事件符号是物质符号迅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更多复杂的产物。 物象符号进入事件符号群后,原本静止的属性被激活,变为动态。 由此,物象符号和事件符号谁都不能离开任何人的共存关系。 这种相互依存性和共生性是中国文学中抒情和叙事、写实和故事共生的根源。

汉字的表意和组合很灵活

帮助中国史诗的跳跃

另外,我也有疑问,为什么中国的史诗不擅长线性逻辑,喜欢块状跳跃和随意编织。

中国自古以来就流传着神话,存在着这个明显的特征。 神话很多的《山海经》,东山一神、西山一神、南山、北山各有一神,他们说有六只眼睛、两只或人的颈虎身、狮子的颈人身、鸟的颈人身,但没有系列的故事,是零碎的。

小说也同样以人物为单位组合,或以空之间的场景为单位组合。 前者为《水浒传》、《儒林外史》,后者为《西游记》、《镜花缘》等。 空之间的场景经常跳跃,看起来像山东省、广州、济南、四川省,没有任何逻辑。 很多时间记述也是跳,转眼10年过去了……也有学者讽刺中国小说没有结构,前后没有主干,组合是长篇,分解后是短制。

诗也有这样的优点,通常表现为几个名词堆砌的句子。 例如,“枯藤老树让乌鸦晕过去,小桥流水之家”、“悲惨悲伤的亲戚”等,曲子的形象很浓厚,但结构参差不齐,即使改变顺序,也不怎么影响情景的表现。

这种块状跳跃、随意交织的叙事方法,与汉字有什么关系? 关系变大了。 汉字的意思和大象的包容性,使汉字具有表意和组文的独立性、灵活性。 早期的汉字是一字一义、一字一句、甚至一字一句,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这就是其中之一。 其二,有汉字的词的词性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 其三,汉字没有词类的变化、前缀、后缀、单复数等,前后词的担心少,句子中的位置有很大的独立性和自由度,词和词的位置自由替换也不影响意思的表现。 比如,“他全身浇水——他全身浇水——水全身浇”的消息没怎么变化吗? 所以,中国小说叙事诗的块状跳跃和交织,来源于汉字词汇表的意思和组词的独立、灵活性和自由。

最后,让我们回顾一下我们几乎从头到尾学习了西方理论流派。 理论上的认识能力确实提高了,但有时也有隔靴搔痒感。 中国文论的“气”、“风”、“神”、“韵”、“味”等概念,在西方理论中不太渗透。 这种有意义的语言不能说的东西,似乎越细分越得不到要领。 反省的结果,最终回到文案,思考上回到表音和表意文案的基本属性的差异。

作者是上海交通大学的教授。 本文根据“东方讲坛思想点亮未来”系列讲座的演讲速记稿进行整理)

标题:“读懂中国文学,还得从汉字入手”

地址:http://www.lyxyzq.com.cn/lyjy/21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