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88字,读完约3分钟

今年以来,理财市场上“踩雷”事件时有发生,也引起了投资者对各类理财产品风险的关注。根据溥仪标准最近发布的《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系统性风险监控简要报告》(2019年第二季度),虽然资金来源方的风险水平有所上升,但在银行理财机构和投资者风险弱化的影响下,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系统性风险指数在第二季度呈下降趋势。

净值转型缓和“刚兑”行为 银行理财机构风险减弱

净值产品的比例继续上升

根据溥仪标准的监测,第二季度,中国银行业理财产品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指数呈下降趋势。其中,投资者和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指数持续下降,而资金来源的风险指数上升。

净值转型缓和“刚兑”行为 银行理财机构风险减弱

从银行金融机构风险指数来看,在放松刚性赎回行为、进一步放松期限错配、改善信息不透明性和弱化资产负债网络相关性的共同作用下,二季度银行金融机构风险指数呈现下降趋势,比一季度末下降了8.44个百分点。银行机构的风险继续减轻。

净值转型缓和“刚兑”行为 银行理财机构风险减弱

值得注意的是,净值产品的比例持续上升,这被认为是缓解银行刚性赎回行为的原因之一。溥仪标准的研究员魏指出,第二季度,每个月预期收益产品的收入差异和预期收益产品的比重都为0,表明银行对预期收益产品的刚性支付行为仍然明显。另一方面,预期收入型产品的比重整体略有下降,表明该行的净值在过去一年中已由浅入深。

净值转型缓和“刚兑”行为 银行理财机构风险减弱

根据溥仪标准数据,2019年第二季度,市场上有9494种净资产理财产品,比上个月增长16.36%。2019年6月,全国银行净资产转换度指数为6.09点,同比增长4.57点。“总体而言,净资产产品比例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银行的刚性赎回行为。”

净值转型缓和“刚兑”行为 银行理财机构风险减弱

与此同时,期限不匹配的情况得到了进一步缓解。根据第二季度数据,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投资周期从第一季度的121天增加到138天,增幅为14.05%,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净值转型缓和“刚兑”行为 银行理财机构风险减弱

魏认为,理财产品平均投资期限的进一步延长,缩小了我行产品端与资产端的差距,有效缓解了期限错配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和道德风险,进一步降低了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概率。

净值转型缓和“刚兑”行为 银行理财机构风险减弱

第三季度,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趋于下降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风险在第二季度有所下降,宏观经济趋势保持稳定。因此,投资者的风险持续下降。

具体而言,债券是银行理财的重要投资对象,其回报和价格的整体波动性下降,信用利差大幅下降,这两者共同促使债券市场整体风险水平下降。与此同时,第二季度,股市整体迎来回调,投资热情处于合理区间,股市风险不确定性下降。此外,尽管汇率和黄金价格的波动性增加,但衍生品市场的波动性显著增加,衍生品市场的风险也显著增加。然而,由于衍生品在银行理财基金投资中所占比例相对较低,其变化对投资者整体风险水平影响不大。

净值转型缓和“刚兑”行为 银行理财机构风险减弱

此外,从资金来源来看,资本市场的回调削弱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扩大了理财产品的净购买规模,增强了投资者的羊群效应;与此同时,国内外经济增长放缓,这使得投资者信心下降。全面推动资金来源风险指数上升。

净值转型缓和“刚兑”行为 银行理财机构风险减弱

展望第三季度,魏玉瑶预测资本市场短期内可能会继续波动,这反过来又会带动资本投资者的风险水平小幅上升;但是,随着银行转型进程的逐步加快,刚性赎回行为和期限错配现象有望进一步缓解,信息透明度将继续提高,资产负债网络相关性有望进一步降低,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水平很有可能下降;然而,由于内外部经济发展放缓,加剧了金融产品市场的羊群效应,投资者信心恢复周期较长,资金来源的风险水平可能会有所上升。“总体而言,预计第三季度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将呈现小幅上升趋势。”

标题:净值转型缓和“刚兑”行为 银行理财机构风险减弱

地址:http://www.lyxyzq.com.cn/lyzx/9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