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80字,读完约7分钟

新中国第一部歌剧、交响乐女指挥家郑小瑛——

90岁之前不说 爱乐是无限的(要说的一生一件事)

人物的略传

郑小瑛:新中国第一部歌剧,交响乐女指挥家、教育家。 闽西客家在20世纪60年代留学苏联国立莫斯科音乐学院,担任中央歌剧院首席指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获得中国歌剧事业特别贡献奖、文华指挥奖、“金钟奖”终身成就奖等荣誉。

“郑小瑛:九十不言老 爱乐无止境”

委托郑小瑛老师采访,并非一帆风顺。 第一次谈判是在年底,这位92岁的指挥界泰斗马上发了微信。 “最近很忙,这个月要在6个地方执行8次棒。 20日在国家大剧院的《爱乐之女》中,30年的《闪回》正在紧急安排中,非常抱歉。 ”。 也许是被记者的诚意感动了吧,老年人约好了去剧场现场简单谈谈……

“郑小瑛:九十不言老 爱乐无止境”

年12月27日,郑小瑛在厦门指挥交响诗《土楼回响》。 陈美蓉撮

“艺术家应该对民族,对人民怀有感激之心。”

年末,白发苍苍的郑小瑛再次出现在国家大剧院。 “爱乐之女”室内乐团创立30周年纪念“闪回”音乐会在这里举办……

20世纪70年代,在朱丽、司徒志文、郑小瑛等音乐家的身体力行下,《爱乐女》演奏中外经典作品,在音乐演出市场的“冬季”,漫步于首都和其他城市的大学校园。 6、7年间,她们不顾报酬,将美丽的中外室内乐送到百校大中学校和许多工厂、村庄,演出240余场,23万多观众受益。 郑小瑛说:“当时有些舞台商业性很强,看起来很不景气。 “爱乐女”的出现,成为了舞台上的一股清流。

“郑小瑛:九十不言老 爱乐无止境”

“爱乐女”对之后国内古典音乐的普及、教育等事业的影响可以说是深远而长久的。 现在,当时的发起人已经从风华正茂进入中老年,一些已经成为中国音乐界专家和权威的昔日青年演奏者,也逐渐成长为各音乐团体、专科学校的中流砥柱。

“郑小瑛:九十不言老 爱乐无止境”

艺术要为人民服务,回报祖国。 这是郑小瑛继承下来的艺术观。 1929年9月,郑小瑛出生在上海,6岁开始学钢琴,8岁随父母从上海逃到重庆接受爱国教育。 1947年,她进入北京协和医学院,首先在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读预科,接触进步思想,参加爱国学生运动。

“郑小瑛:九十不言老 爱乐无止境”

1948年底,她从武汉北上,到中原解放区参加革命,1949年跟随文工团从中原解放区进入武汉。 1951年,郑小瑛参加中央少数民族访问团,慰问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祖国大山大河给郑小瑛带来了丰富的艺术素材和极大的感情……“这是我人生的重大转折”郑小瑛说。 艺术应源于人民,还给人民,郑小瑛由此奠定了革命文艺工作者在艺术上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郑小瑛:九十不言老 爱乐无止境”

1952年,郑小瑛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即被送往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 之后进入苏联专家杜马主厨合唱指挥培训班,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女合唱指挥。 1958年,郑小瑛参加中央民委调查组,访问福建畲族地区,更加坚定内心的艺术观:“艺术家要怀着对民族、人民的感激之心,始终不忘与大众分享,自觉为社会做贡献。”

“郑小瑛:九十不言老 爱乐无止境”

“艺术家必须把音乐和音乐知识传递到人民群众中间”

1962年10月2日,苏联国立莫斯科音乐剧场,在众人瞩目的情况下,郑小瑛登上指挥台,指挥艰难的意大利歌剧《托斯卡》,成为第一位登上国际歌剧指挥台的中国指挥家。

“郑小瑛:九十不言老 爱乐无止境”

郑小瑛一生在艺术上创下了许多“新中国第一”:她和音乐界前辈一起重建中央歌剧院,和朋友一起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志愿者“爱乐女”室内乐团,随后登上了世界第四届女性大会。 她还参与了中国第一个公助民办职业交响乐团——厦门爱乐乐团的成立。

“郑小瑛:九十不言老 爱乐无止境”

在艺术上,郑小瑛一直追求用西方音乐的方法表达中国人思想感情的交响乐作品。 她率领厦门爱乐乐团和福建交响乐团,将刘湲作曲的交响诗《土楼回响》带到亚洲、欧洲、北美等12个国家,进行了70多场公演,创下了我国大型交响乐公演的最高纪录。 她还积极发掘中国民族音乐,填补了民族音乐研究中畲族音乐研究的空对白。

“郑小瑛:九十不言老 爱乐无止境”

郑小瑛达成了极高的艺术造诣,甘于人的阶梯。 作为新中国音乐教育指挥专业的创始人之一,她培养了吴灵芬、陈佐湟、水青、王进、吕嘉、俞峰、李心草、张弦等国际知名的国内一流指挥家。

“郑小瑛:九十不言老 爱乐无止境”

怀着对人民群众深深的爱和感谢之心,郑小瑛想和群众分享她对艺术的感受。 郑小瑛说:“作为指挥家的我,从很受欢迎的音乐普及公演中感受到了大众对音乐的迷恋。 阳春白雪也要努力将音乐和音乐知识传递到日本民众和艺术家之间。 ”。

“郑小瑛:九十不言老 爱乐无止境”

每次演出,郑小瑛都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将听众吸引到优美的音乐境界。 然后,她重复了40多年的公益讲座,开设了边演讲边讲话的“郑小瑛模式”,直接听众达数千人。

“郑小瑛:九十不言老 爱乐无止境”

1951年,郑小瑛在打大秧鼓。 资料照片

"在洋戏里唱歌可以更好地为中国人民服务. "

年7月18日,郑小瑛主持棒国家大剧院管弦乐队,歌手王丰、杨光用中文表演了马勒根据中国唐诗德语译文创作的交响乐翻唱曲《尘世之歌》。 作为马勒热情的研究者和导演,郑小瑛修订了歌词的中文翻译,帮助歌手为中国观众演唱优美的中文,达到了“以洋为中”的效果。

“郑小瑛:九十不言老 爱乐无止境”

“洋戏中唱”是郑小瑛近年来努力的方向。 世界各国都用各自的母语介绍外国歌剧,为什么中国反而用半生的原文公演? 郑小瑛在思考中探索……为此,她主张将外语歌剧翻译成中文进行公演。 80年代,她与中央歌剧院合作,在天津推出了用中文唱歌的歌剧《茶花女》,连续上演了39场,历时1个多月。 郑小瑛说:“在洋戏中唱歌可以更好地为中国人民服务,为歌剧鉴赏提供基础教育。”

“郑小瑛:九十不言老 爱乐无止境”

过了90岁的郑小瑛自称“90后”。 在生活中,她和真正的“90后”一样,自由地运用着手机、电脑和网络。 十年前,她玩了博客和微博。 即使是现在,她也可以用手机开车,转账,叫外卖。 她发现只有更容易获得音乐知识,越来越多的人才能认识到音乐的美。 她录制了“聪明耳朵”系列网络课程,以媒体形式推动了音乐知识的普及。 她还为中央音乐学院录制了《郑式指挥法基础》视频系列课,不保存她的60多年教学经验而传给了越来越多的后进者。

“郑小瑛:九十不言老 爱乐无止境”

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感叹道:“郑小瑛老师是中央歌剧院的勋功艺术家,是新中国享誉世界的指挥家,也是千万交响曲、歌剧观众心中的偶像。”

■记者手记

牢记初心是恒的

虽然92岁了,但郑小瑛总是精力充沛,充满热情。 在长达三个小时的“闪回”音乐会上,她作为主讲人讲述了“爱乐女”背后的故事。 成为主持人,共享新书《谷之花——《爱乐女》乐团群星谱》。 活动结束后,她亲自指挥了两首《蜡烛影摇红》《空山鸟语》,但风采依旧。 在现场,郑小瑛多次感动……确实,真正感动老人的是一直以来的“爱乐女”精神,是对音乐的崇敬,也是对人生目标的敬畏和坚守。

“郑小瑛:九十不言老 爱乐无止境”

这不是郑小瑛的人生描写吗? 在交响乐舞台上,郑小瑛一次次留下了具有时代意义的印记,改变了世人对中国音乐艺术的看法。 在社会大舞台上,郑小瑛致力于高雅艺术的普及宣传,影响着一代人和一代人。 其背后是郑小瑛所继承的初心、毅力,以及越来越多的持续付出。 她“爱乐女”的精神一定会传递给新一代,并长期传承下去……(记者 王昴)

“郑小瑛:九十不言老 爱乐无止境”

标题:“郑小瑛:九十不言老 爱乐无止境”

地址:http://www.lyxyzq.com.cn/lyzx/25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