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609字,读完约9分钟

在“刺激消费,不妨再造几个“双十一”的文章发表后,我在评论区看到了很多网友“不敢消费”的声音,也有很多关于近期许多促进消费政策的评论。摘录一或二: “我必须在一个月内用信用卡支付抵押贷款,剩下的时间我必须买食物。”唯一奢侈的消费就是买一个面具!”

消费即爱国?人们不敢消费的背后

“高租金、抵押贷款、儿童教育、老年人医疗保健等。是刚性支出,他们不想消费,因为他们不敢消费”;

“如果我的积蓄用完了,当我生病或想买房子时,国家会给我钱吗?如果有一天你有这种风险,那么节约一天仍然是一种美德”;

“消费券刺激吃、喝和玩,而吃、喝和玩是最不需要刺激的。例如,大米优惠券,100元用10元,买大米没有这10元的折扣。10元优惠券煽动10次消费的原因是什么?”

消费即爱国?人们不敢消费的背后

……

消费动机非常复杂。一般来说,消费等于收入减去储蓄。增加收入和减少储蓄肯定会促进消费;具体来说,消费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命题,影响人们消费的原因是无穷无尽的。

消费即爱国?人们不敢消费的背后

消费萎缩的背后

2020年第一季度,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22%,其中,粮食和食品零售额保持正增长,而通讯设备、饮料、文化办公用品和日用品的同比下降有限,而对金银首饰、家具、服装、鞋帽、家用电器等产品的需求呈现明显下降。

消费即爱国?人们不敢消费的背后

事实上,人均可支配收入并没有下降。一季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1691元,同比增长0.5%。一般来说,消费是收入和消费动机的函数。由于收入保持不变,消费心理一定有问题——人们的不确定感增加,消费意愿下降。

消费即爱国?人们不敢消费的背后

这种逻辑可以用在平时,而在流行病的情况下,我们也应该考虑消费场景的损失造成的隔离。例如,交通和通讯费用几乎不受消费者心理的影响,但第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交通和通讯费用同比下降19%。不是人们不愿意支付交通费用,而是他们被孤立在家里,不需要交通工具。

消费即爱国?人们不敢消费的背后

考虑到第二季度各种生活消费场景已经恢复,这种消费支出将迅速恢复。食品、服装、住房、交通、教育、娱乐、医疗等刚性支出都将出现明显的“情景复苏”反弹。真正需要关注的是反弹缺口。

消费即爱国?人们不敢消费的背后

以餐饮业为例。正常情况下,支出是100,疫情下是30,现场恢复后反弹到80。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剩下的20个的差距,这需要刺激。一般来说,不同的消费品有不同的差距。

消费即爱国?人们不敢消费的背后

教育和培训、医疗保健和租赁等几乎刚性的支出几乎没有缺口。只要现场恢复,支出就会照常进行;

服装、餐饮、娱乐等小规模消费支出是生活必需的支出,很容易恢复。差距主要是由消费下降造成的。例如,如果你以前吃50元的套餐,现在吃20元的套餐,你会有30元的消费缺口;

消费即爱国?人们不敢消费的背后

购车、装修、家具更换和旅游等大额支出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并受到预期的很大影响。如果消费者预期悲观,他们很可能会选择推迟消费,差距是100%。

对于流行后的“消费退化”现象,许多人提到了抵押贷款、房租、医疗和养老问题。这些问题是长期目标,没有一蹴而就的措施。然而,它们在疫情爆发前就存在,疫情爆发后消费不振,而疾病的根源并不在于这些问题。

消费即爱国?人们不敢消费的背后

你为什么不敢花?

那你为什么不敢花?

在疫情下,一些企业倒闭,一些人失业,一些人减薪。通过媒体和社交网络,更多的人,尽管他们的工作没有受到影响,却感受到了同情,对未来变得悲观,并改变了他们的行为——减少消费支出,不敢贷款,依靠存款账户中的数字来确保他们的安全感。

消费即爱国?人们不敢消费的背后

对于这种变化,大多数人会说,“这很合理,不是吗?”

让我们再看两个例子:

我有一个从来不看伊美新闻的朋友,她说看完新闻后,她开始无休止地担心孩子的安全,不能正常做事;

心理学实验发现,捐赠者看到受害者的照片后,捐赠的金额会翻倍;

……

我的朋友理性吗?受照片影响的捐赠者是理性的吗?这不能称为理性。类似地,流行之后,人们在金钱上变得更加保守,恐怕这不能称为理性。虽然有许多人的收入直接受到疫情的影响,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更多的是一种情绪反应。

消费即爱国?人们不敢消费的背后

这也是正常的。在心理学家看来,许多人类行为是由情感驱动的。“我们都是先通过情绪做出决定,然后再为这个决定寻找理由。”有些人悲观地叹息。“人们为理性的存在而欢欣鼓舞,但当事情真的发生时,他们很少去看它。”

消费即爱国?人们不敢消费的背后

在社会层面上,同理心是一种重要的美德,是人们相互沟通和联系的桥梁。整个世界又冷又热。例如,沃尔特·惠特曼在《草叶集》中说:“我不是在问一个受伤的人感觉如何,我是在把自己变成一个受伤的人”;但在经济层面上,同理心往往导致羊群效应,这种效应要么演变成投机狂热,要么体现出非理性恐慌,并成为繁荣与萧条交替循环的根源。

消费即爱国?人们不敢消费的背后

在这种流行病下,人们减少消费(降低感染风险),因为他们害怕病毒;流行病爆发后,人们因担心未来而减少了消费。前者可以被认为是理性的,而威胁就在眼前;后者更多的是情绪驱动,移情作用下的情绪传染效应,以及对不确定未来的盲目悲观。

消费即爱国?人们不敢消费的背后

面对这种情绪反应,如果我们不把重点放在缓解情绪问题上,许多消费促进政策将无处可去,比如泥牛入海,被淹没在情绪的海洋中。

风景很长,应该很吸引人。自1960年以来,在全球一级发生了许多危机和灾难。然而,全球gdp可以稳定增长而不用担心风雨,偶尔会在一两年内停滞或下降,而回报总是可以快速增长。

消费即爱国?人们不敢消费的背后

如果你睁开眼睛,你会知道增长是主题,但我们总是放大短期波动的影响。正如心理学家所说,

“当某样东西就在眼前,我们不能置身事外时,我们会表现出无意识的、原始的和本能的反应;当我们能够置身事外并保持一定距离时,我们会进行冷静合理的分析。

消费即爱国?人们不敢消费的背后

科技、创新和开放是长期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目前,科学技术和创新正处于一个快速变化的时期。想到5g、物联网、区块链和ar/vr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经济生活的巨大影响,实在没有理由感到悲观。至于疫情过后许多人担心的“去全球化”浪潮,事实上,“反全球化”运动从未停止过,但全球分工合作是大势所趋,从未真正逆转过。

消费即爱国?人们不敢消费的背后

一年没有希望,两三年后,一切都会如常。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人们可以享受增长的红利。为什么要担心一两年内的短期波动?

拥抱消费主义

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凯恩斯反复强调“消费是一切经济活动的终极目标和唯一对象”,并专门用了三章(共22章)来论述消费倾向。我们经常谈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投资和消费。经过仔细考虑,出口和投资最终是消费,而出口是国外消费,而投资的最终目标是生产更多的消费品。因此,经济活动是围绕消费进行的,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消费即爱国?人们不敢消费的背后

消费主义是发达经济体的一个重要标志。从全球经济结构来看,发达国家基本上是消费驱动型经济体,负责消费和进口;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是投资驱动型经济体,负责生产和出口。从长远来看,发展中国家积极生产和出口的最终目标是为未来的高消费积累财富。

消费即爱国?人们不敢消费的背后

从这个意义上说,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的飞跃也是从投资驱动型经济向消费驱动型经济的飞跃。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不仅是稳定增长的短期战略,也是中国向消费大国转型的必由之路。

消费即爱国?人们不敢消费的背后

从长远来看,我们在刺激居民消费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凯恩斯认为消费是收入和消费倾向的函数,并将消费倾向分为主观倾向(心理特征、社会习惯和社会制度等)。)和客观因素(财富效应、税收政策、收入预期等。)。

消费即爱国?人们不敢消费的背后

过去几年,中国的消费一直受到长期高gdp增长带来的收入预期效应和房地产持续升值带来的财富效应的推动。根据央行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调查,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住房拥有率为96%,其中7%的城镇居民家庭资产成为房地产(包括商店)。过去20年房价的快速上涨让许多家庭跻身百万富翁行列——中国城镇家庭平均总资产为317.9万元,中位数为163万元。

消费即爱国?人们不敢消费的背后

对于许多家庭来说,房价上涨的财富效应甚至超过了工资收入,这已成为推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无投机住房政策的实施,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在今后几十年中正在减弱。如何引导人们调整资产配置,寻找财富增值投资的新路径也是值得关注的。

消费即爱国?人们不敢消费的背后

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金融资产仅占20%,其中90%以上为固定收益资产,而股票和基金仅占9%。从长远来看,固定收益资产甚至很难超过通胀。提高股票资产配置比例,发挥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将成为消费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

消费即爱国?人们不敢消费的背后

此外,与长期购买力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人们常说的养老和医疗,我们还需要弥补这些不足。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生与死,所以它成为影响人们期望的最终因素。如果因病返贫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消费热情就无法提高;养老计划不明确,人们也无法改变高储蓄的习惯。

消费即爱国?人们不敢消费的背后

那些不寻求全局的人不足以寻求一个领域。全球经济正进入消费驱动型增长时代,国家间的竞争迟早会转向消费市场的竞争。全球消费市场份额是发言权。从这个角度来看,享受消费就是支持大国的崛起。

消费即爱国?人们不敢消费的背后

消费是爱国主义。你想买买吗?

参考文献:

1.消费者心理学,新世界(600628,临床单位)出版社,2014年。

2.中国人民银行统计调查部课题组,《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资产负债调查》,中国金融杂志,2020年。

标题:消费即爱国?人们不敢消费的背后

地址:http://www.lyxyzq.com.cn/lyzx/5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