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82字,读完约5分钟

个人所得税应用的推出极大地方便了自然人的纳税人申报纳税,受到了广泛的欢迎。然而,最近,一些自然人纳税人登录app查询信息,发现他们显然没有在公司工作,但他们有公司的个人所得税申报记录,并怀疑个人身份信息被欺诈性地用于非法使用。

25名大学生没上班 却“领”了45万工资?原来是公司有猫腻!

最近,许多税务机关调查并处理了一些涉及欺诈性使用个人身份信息的涉税案件。这些案件的共同特点是公司利用大学生的身份信息,夸大工资成本,逃避企业所得税。目前,税务机关将根据法律法规对涉案企业进行进一步处罚。

25名大学生没上班 却“领”了45万工资?原来是公司有猫腻!

一些公司通过黑色中介购买大学生的身份信息

利用大学生身份信息进行骗税的案例很多。一些公司通过人际关系获取大量的大学生身份信息,而一些公司通过黑色中介等渠道购买大学生身份信息。

近日,为打击冒用大学生信息偷税漏税行为,北京市税务稽查部门迅速对北京一家涉嫌冒用大学生身份信息的设计咨询公司进行了打击,发现该公司虚报了25名大学生的身份信息。

25名大学生没上班 却“领”了45万工资?原来是公司有猫腻!

这些公司如何获得大学生的身份信息?经核实,该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同学是一名大学教师。2017年,双方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同意将大学生送到公司实习。老师向公司提供了学生的姓名和身份信息,但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实习。

25名大学生没上班 却“领”了45万工资?原来是公司有猫腻!

为了增加成本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公司利用该信息在2017年至2019年1月期间虚报292项,虚报人员成本45.26万元,偷税11.25万元。此外,还发现其他税收违法行为少付了264,700元,税务机关将根据法律法规对相关企业进行进一步处罚。

25名大学生没上班 却“领”了45万工资?原来是公司有猫腻!

深圳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况。根据冒用申诉风险的线索,税务稽查部门对深圳市一家资产管理公司进行了突击检查,核实了该公司在短短一年半时间内冒用129条个人身份信息,虚增管理费用,在账簿中多列费用,少申报少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偷税事实。

25名大学生没上班 却“领”了45万工资?原来是公司有猫腻!

经调查发现,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公司通过一个黑色中介购买了一批Xi某大学的大学生个人信息,并将其列入公司员工名单。事实上,它没有与他们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实际支付工资,这造成了127,300元的逃税。目前,税务机关正在依法处理。

25名大学生没上班 却“领”了45万工资?原来是公司有猫腻!

在河北省,税务部门和警方联手迅速查处了一起河北省三河市一家贸易公司利用15名大学生和5名其他社会工作者的身份信息进行诈骗的案件,并查扣了12.35万元的税款。

25名大学生没上班 却“领”了45万工资?原来是公司有猫腻!

在接到相关涉税线索后,河北省税务机关积极配合公安部门成立专案组,迅速立案对涉案企业进行检查。税务、公安部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集中分析判断案件,通过现场检查、调查询问、逐项调查等方式,对实际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的企业纳税申报、发票开具、代扣代缴税款、银行资金往来等信息进行核查。经核实,涉案企业作为小规模纳税人,利用15名大学生和其他5名社会工作者的身份信息进行欺诈,以达到少缴企业所得税的目的,虚报人员成本20多万元,偷逃税款5万元,发现其他税收违法行为少缴税款7.35万元。目前,泄露学生个人身份信息的蔡已被学校和公安机关处理,税务机关也将依法对涉案企业进行进一步处罚。

25名大学生没上班 却“领”了45万工资?原来是公司有猫腻!

个人应注意及时申报纳税

记者注意到,上述案件涉及的企业欺诈使用的员工身份大多是大学生,他们对自己的个人所得税信息关注较少,因为大学生并未真正就业。

一位税务专家向记者分析说,这些案例有几个共同的特点。例如,所涉企业的主要业务是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可从这类业务中扣除的成本相对较小。企业经营者耍了虚增成本、冒风险、冒用个人身份信息的歪门邪道,使企业扭亏为盈,最终达到逃税的目的。

25名大学生没上班 却“领”了45万工资?原来是公司有猫腻!

此外,企业准确地“支付”假工资。假冒员工的工资都低于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这不仅会抬高工资成本,逃避企业所得税,而且达不到起征点,所以只需要申报而不代扣个人所得税,不会增加实际成本。

25名大学生没上班 却“领”了45万工资?原来是公司有猫腻!

国家税务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下一步,税务机关将继续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加强线索收集和分析,加强综合管理,加大打击冒用个人身份信息偷税漏税的力度,加强大学生身份信息的保护和规范管理,切实保护公民合法权益,营造公平公正的税收经营环境。

25名大学生没上班 却“领”了45万工资?原来是公司有猫腻!

上述负责人提醒广大纳税企业要遵纪守法,“不伸手,就会被抓”。同时提醒自然人纳税人注意保护个人身份信息,注意及时申报个人信息。如果发现身份信息被冒用,应立即向公安部门或税务部门报告。

25名大学生没上班 却“领”了45万工资?原来是公司有猫腻!

目前,个人所得税明细和就业信息可以在个人所得税应用上查询,申报不实的企业很容易暴露。如果一个人发现有一个没有工作的企业的申报记录,他可以点击应用程序上的单位名称,并通过右上角的“上诉”按钮发起“上诉”。这个过程不会影响纳税人处理税务事宜,亦不会增加纳税人的税务负担。

25名大学生没上班 却“领”了45万工资?原来是公司有猫腻!

国家经济战略研究院金融研究室副主任何代新在接受《国家商报》采访时表示,对于个人来说,与税收相关的信息,如个人收入和财产,也是非常重要的金融信息。涉税信息保护是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内容,个人应增强信息保护意识,防止犯罪分子利用信息保护。此外,税务机关也在关注这一情况,应做好信息管理和保护工作。

标题:25名大学生没上班 却“领”了45万工资?原来是公司有猫腻!

地址:http://www.lyxyzq.com.cn/lyzx/4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