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46字,读完约5分钟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只是随口抱怨说“家里的吹风机不好用。”然后,只要你一打开手机,你就会发现那个应用立刻“巧合地”向你推荐了一个吹风机?

细思极恐!竟有人用你的手机“偷窥”你......

你刚刚点击了一条新闻,很快就接到了一个营销电话,询问你是否想出国留学、获得贷款、买房和买车...

智能手机如此强大,以至于比他们所爱的人更了解你,这是真的吗?

事实上,这一切背后隐藏着一个“秘密”。

拍照、记录、阅读地址簿...……应用程序偷看隐私“很多技巧。”

近日,360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周无情地揭露了一些互联网厂商的“画皮”。他说:“一些软件会打开你的相机或麦克风。当我们交谈时,它会秘密地记录并找到一些关键词来尝试匹配我的爱好。”

细思极恐!竟有人用你的手机“偷窥”你......

想想都让人觉得后背发冷,有木头有吗?

事实上,互联网供应商收集和使用用户数据不是一两天的事情。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看看你的地址簿、照片、短信等等

如今,许多应用程序都准备好向你申请“添加朋友”。他们需要阅读个人隐私信息,如地址簿和通话记录。一旦泄露给第三方,很容易对家人、朋友和同事造成骚扰。

细思极恐!竟有人用你的手机“偷窥”你......

2.想知道你在哪里吗

对于许多地图和导航软件,将需要打开地理位置许可并使用定位功能;然而,一些生活服务应用总是想知道你在哪里,以便更准确地把附近商家的小广告推给你。

细思极恐!竟有人用你的手机“偷窥”你......

3.记录甚至拍下你的照片作为纪念

这更令人不快。有些应用甚至不打招呼,偷偷“关心”你的一举一动,让你的个人爱好和“小怪癖”变得清晰,把它们传递给第三方,甚至出于非正式目的使用生物特征信息,比如你的面部特征。后果不堪设想。

细思极恐!竟有人用你的手机“偷窥”你......

为什么没人负责?别担心,特殊待遇就要来了!

有人问,这些应用是如此无法无天,它真的让人们担心我们是在使用“手机”还是“手榴弹”。没有人能控制它吗?

别担心,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重大举措!

1.加速立法——法律的“笼子”变得越来越拥挤

如果你想控制,你必须先有一个“说法”。

去年底,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委联合发布了《app非法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认定办法》,首次明确了六类违法行为。此外,《互联网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指南》、《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等,法律的“笼子”越来越密。

细思极恐!竟有人用你的手机“偷窥”你......

2、曝光的曝光,撤架的撤架——特殊治理“绝不手软”

有说,也要有行动。

首先是网民发起的“人人都会找茬”。

去年3月,针对应用程序违规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的报告平台正式启动。迄今为止,应用特别治理工作组已收到21,877份有效报告,涉及5,000多个应用。其中,实名举报7000多份,占32.55%。

细思极恐!竟有人用你的手机“偷窥”你......

第二是揭露侵权应用公司

2019年12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首批侵犯用户权益的应用公司名单,并通报了41家公司;2020年1月至7月,先后发布了4批侵犯用户权益的应用列表,104家企业上市。

细思极恐!竟有人用你的手机“偷窥”你......

第三是通知“害群之马”

截至2020年6月底,国内市场监控的应用数量为359万。隐私泄露已经成为当前应用的最大问题。今年上半年,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中心报告了638个非法和有害的移动应用;其中,侵犯隐私案件531起,占80%以上。

细思极恐!竟有人用你的手机“偷窥”你......

万一我有麻烦了呢?捍卫权利的大门向你敞开

许多人报告说,一些应用程序“专横”。如果你不给予授权,它会迫使你放弃,不给你谈判的空间。该怎么办?

1、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根治这种不正之风;

日前,中央网络信息办公室等四个部门在2020年启动了违法违规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的工作,并提出:“面部特征等生物特征信息的收集和使用不规范,应用后台从自身做起,从关联做起,私下打电话给权威机构上传个人信息。信息、录音、拍照等敏感权利被滥用等社会强烈反映的关键问题,并开展专题研究和深入测试。”

细思极恐!竟有人用你的手机“偷窥”你......

管理app违法违规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工作小组通过微信公众账户(“app Personal Information Reporting”)和网站(pip.tc260)两个特殊渠道接受网民反映的线索和问题。

细思极恐!竟有人用你的手机“偷窥”你......

同时,广大网民也可以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和网络不良垃圾邮件举报受理中心(https://www.12321/)举报和反映违法行为。

2.具体案件向法院起诉,维护个人权益

例如,2019年,黄状告微信阅读软件、微信软件开发商和运营商、腾讯公司等。,理由是他认为微信阅读未经其有效同意获取其微信好友关系,自动关注微信好友,并向默认使用微信阅读书籍的微信好友开放其阅读信息是侵权行为。7月30日,北京市互联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腾讯公司侵犯了原告黄的个人信息权,但未侵犯其隐私权。

标题:细思极恐!竟有人用你的手机“偷窥”你......

地址:http://www.lyxyzq.com.cn/lyzx/4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