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333字,读完约16分钟

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专稿

永远年轻――邓小平情怀随想录

2004年08月16日 00:05:53

陈晋 “青年万岁” 邓小平退休那天,孙子们给他送了特别的礼物。 上面写着“1922——1989——永远”。 “1922”是他参加革命的一年。 “1989”是他退休的一年。 “永远”一词是孩子们最好的愿望——永远的战士、永远的革命者、永远的老人。 因此,贺卡上也写着“愿爷爷和我们一样永远年轻”。 就像老歌里唱的那样,“革命家永远年轻”。 伟人不朽,哲人其恒,不仅是为了他的业绩,也是为了他的精神和感情。 在今天中国人的记忆中,邓小平始终是老人的样子。 他73岁高龄,开启了一个时代,为一个民族创造了年轻的未来。 这是中外历史上没有奇迹的。 老人要创造奇迹,就需要奇迹般的心情。 这个胸部是年轻的。 邓小平年轻的心来自哪里,来自他坎坷的经历,来自他的三个传说。 在逆境中,他感到中国最需要什么,他自己最应该有什么样的感受。 所以,永远年轻的邓小平,说前人没说过,做前人没做过的事,敢走前人没走过的路。 他从不为历史的重担所累,善于以清爽巧妙的方式结束过去。 卸下历史的重担,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轻快步伐走向未来。 如果没有历史的负担,我们看到了从历史甬道中走出来的新世纪永恒的身影。 永恒的是邓小平永远年轻的心态,这位老人和孩子们的心心相印的感情。 孩子是希望,所以孩子是未来。 邓小平总是思考未来,给中国带来希望。 邓小平喜欢足球,中国足球的落后让他很担心,他向周围的员工争论说,足球要从娃娃抓起。 他说教育是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知识不是一下子就能掌握的,人才也不是一两天就能培养出来的。 这应该抓住教育,从娃娃抓起。 他还说,计算机的普及需要从娃娃抓起。 从娃娃抓起,就是要让我们的事业着眼长远,着眼千秋万代。 永远年轻,不深奥。 那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人格气象,总是面向未来,着眼于长期的责任、感情、眼睛、边界。 今天,对许多已经进入晚年的人来说,可能还记得上个世纪火红的50年代,邓小平高喊的“青年万岁”。 他在出席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时特别表示,“我确信,这一代青年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无愧于伟大的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为社会主义而奋斗的青年万岁”。 那是凯歌进步的时代,是青春高涨的时代,那是献身与奋斗的时代,那是憧憬未来的时代。 但是,之后的“文化大革命”过度燃烧了这种热情。 “教育……一直抓下去” 当中国走出“文革”的阴影时,整整一代人告别了自己的青春,国家的人才出现了巨大的断层。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1977年,邓小平第三次回归时被捕的第一个事件是教育。 在他心中,影响中国未来的长期大事是人才的教育和培养。 从“文革”中走出来的中国,问题堆积如山。 邓小平说,要从一堆问题中寻找长远的、从根本上处理问题的东西。 在他眼里,那些是长期的、从根本上处理问题的东西吗? 实际上,那年5月24日,邓小平还没有回归时,对来探望他的两位领导干部说:“我出来可能是早晚的事,也可能是当了高级官员。” 但我首先要抓住科学和教育。 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要提高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抓住教育。 空不能现代化,需要知识,需要人才。 党内必须制造空气体: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果然,邓小平复活后,尽管身兼重任,但还是主动抓住了科学技术和教育工作。 他甚至说:“教育要抓紧,十年八年一直抓,我要一直抓。” 他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重新开始工作不到一周,他就在自己家里找到了教育部的负责人。 他谈了自己对教育事业的一些看法,有方针政策、大的问题,也有具体的问题。 他讲得很详细,他说要进口外国自然科学教材,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制作新教材,然后用新教材上课。 必须组织强有力的班子编制中小学教材。 要抓住大学,要点大学是教育的中心,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中心。 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必须纳入国家计划。 他说,清华、北大要恢复,逐步培养研究生。 教育部也要抓中小学要点学校,北京可以抓40到50个。 不能降低教师的待遇。 必须加强外语教育。 1977年8月4日,他恢复工作后主办的第一次会议是科学和教育座谈会。 30多家科学界、教育界名人参加了座谈会。 邓小平听了大家的意见,自己也说了话。 说了两个小时话。 他单刀直入地说:“这次科学和教育商务座谈会,我想首先听取大家的意见,向大家学习。” 外行和内行都必须学习。 我主动管理科学教育工作,中央也同意了。 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哪里着手? 我想从科学和教育着手。 科学当然也包括社会科学,但这个会议时间仓促,所以没有邀请社会科学家。 在这次座谈会上,我了解了一点情况,也开始了解了目前最先要处理的问题。 他提出:“珍惜劳动,珍惜人才,人才难得! 应该发挥知识分子的特长,不能在非凡的地方好好学习。 有人建议,对改过自新的人,如果有水平,为了培养前途,可以想办法回来。 这个意见很好。“四人组”创造了“臭老九”这个名词。 《老九》不错,《智取威虎山》的《老九》杨子荣是个好人啊。 错在那个“臭”字里。 毛泽东同志说“老九”不能去。 这样就行了。 知识分子的名誉必须恢复。 对知识分子除了精神鼓励外,还采取其他一点鼓励措施,包括改善物质待遇。 教育工作者的待遇应与科研人员相同。 如果科研人员兼任教师,待遇必须进一步提高。 因为劳动越来越多。 最后,通过讨论,邓小平果断决定:今年要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生,不要做群众推荐。 从高中直接招生,可能是快出人才,快出成果的好方法。 他一刻也不想迟到 他一刻也不想迟到,中国确实不会再迟到了。 此时的美国有科研人员120多万人,苏联有90多万人,中国只有20多万人,而且玉石混乱。 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教育落后了整整20年。 如果只是争朝夕的速度,可能还赶不上。 1966年,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当时大学的招生被延期,之后停止了6年多的招生。 1972年,高等学校开始恢复招生,但采取推荐选拔的方法,多名学生连基本文化水平都不具备,给大学教育带来了很大困难。 在考虑恢复高考制度的时候,该杂志提出来了,但那一年进行高考恐怕来不及了。 邓小平说夏天来不及了,那是冬季考试,明年春天入学。 新任者就任,具有新的意义。 恢复高考招生制度的决定,一夜之间改变了数十万人的命运,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一代年轻人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 由于时间紧迫,1977年高考甚至没有准备打印试卷,暂时使用了经邓小平批准,准备打印《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库存纸张。 1977年冬季,570万考生进入考场,27.3万人获得进入高等学校的机会。 1978年,有610万考生参加了大学入学考试,录取了40.2万人。 所以,新中国的历史上出现了奇怪的大学生。 他们属于七七级,但于1978年3月入学。 他们大多是历经岁月,已经拖累家庭的父亲和母亲。 1979年7月的盛夏季节。 从邓小平休息到黄山。 最近攀登盛鱼峰的时候,一个年轻女孩气喘吁吁地从后面追赶过来。 邓小平以为她赶路,站在路边为她让路。 没想到女孩走到他面前停下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解释说:邓叔叔,你好,我是复旦大学的学生。 本来下山了。 我听说你的老人在这里,我们又回来了。 我听说邓小平是大学生,马上问道:“嗯,复旦大学是几系的? 合格了吗? “通过了,读的是信息系。 ”邓小平说:“难怪信息这么灵通。” 邓小平给他们的学生证起了名字。 85岁的邓小平还和这位20多岁的幸运儿一起留下了照片,留下了时代的缩影。 学士、硕士、博士,他们通过寒窗苦读,取得了进入社会的钥匙。 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这些都是让人肃然起敬的称呼。 然后学位和职名制度也在邓小平的指示下恢复了。 1977年11月,邓小平确定为建立学位制度发挥学术和技术作用。 3个月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获得通过。 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关于教育的立法。 1985年,中国有教师节 ,为了教育,邓小平还强烈呼吁全社会形成尊重教师的风气。 1980年2月28日,来自首都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中专、工农教育的1.9万多名优秀职工、特级教师、模范班主任及广大教师代表,高兴地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春节联欢晚会。 邓小平与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会见了首都教育界各方面的代表,与他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并合影留念。 被接见的代表中有北京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实验小学特级教师王企贤。 我国的小学教师本来就没有特级教师这个角色,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都很低。 邓小平了解这种情况后,决定现在小学教师的工资太低了。 一个好的小学教师,他付出的劳动相当繁重,所以必须提高他们的工资。 必须采取适当措施,鼓励人们终身从事教育事业。 特别优秀的教师可以作为特级教师。 而且,从1979年开始,我国的小学教师也有高级职称。 1985年之前,中国有教师节。 备受瞩目的“希望工程” 邓小平很少需要钱,1987年,国家副主席王震来到各部委为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筹款并向他表明态度时,邓小平说:“王胡子需要钱,应该给 他是民办的好事。 ” 还有一个故事。1985年5月,中央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讨论和部署了教育体制改革的措施。 会议闭幕那天,邓小平出席并发表了演说。 按照惯例,会议结束后,中央领导人将与会议代表一起拍照。 这次邓小平提出不拍照,省钱进行教育。 这次大会的闭幕式只开了18分钟。 为了让辍学的孩子返校,中国有了“希望工程”。 邓小平不仅亲笔签名,退休后也曾两次以“老共产党员1人”的名义为希望工程捐款。 这些钱后来拯救了广西百色地区的十几个失学儿童。 1980年春天,邓小平会见了来访的世界银行行长麦克拉马拉,中国恢复了在世界银行的合法席位。 中国利用世界银行最初的贷款,是教育项目。 到今天为止,中国通过世界银行吸纳了数十亿美元的教育资金。 “你们学习后成千上万的人要回国了啊” 在中国大门刚刚打开的时候,邓小平很快就提出了大胆的建议。 他说,派遣千百万留学生、访问学者出国,在这方面值得多花点钱。 1978年末,前50位公派访问学者去了美国。 不久,邓小平访问美国时,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举行的招待会上,他提议会见50名赴美访问学者。 在卡特夫人卓琳欢迎的晚宴上,卓琳对在场的中国访问学者说:小平来找我看你们,你们学习后上千万人回国啊。 否则小平睡不着觉。 从1978年起已经过去了25年。 中国已经向100多个国家派遣了数十万公费留学生,数量之多、分布之广,不仅在中国历史上空前,在世界上也极为罕见。 许多留学人员回国后,在现代化建设的各个行业都发挥着他们的才能。 “虽然我对科学很外行,但我对科学很热心” 1986年10月18日,邓小平会见了诺奖获得者、著名科学家李政道。 在谈话中,邓小平虽然对科学很外行,但我对科学很热心。 从邓小平的履历来看,除了在法国工厂工作时接触过西方比较先进的技术外,其余的时间都在从事党政军领导的工作。 他既没有专门学习过科学技术知识,也没有从事过科学技术指导。 但是,看起来像外行的政治领导人,却对科学技术情有独钟。 1978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科学大会,成为中国科学历史发生历史转折的象征。 在郭沫若“科学之春”的书面发言中,这次的转换包含着从冬天到春天的含蓄。 正是在这次大会的演说中,邓小平发自内心地说出了自己心中的话。 “正确认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脑力劳动者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这与我们迅速发展科学事业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只有有大量杰出的人才,才能带动我们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整体提高。 ”。 “我想成为大家的后勤部长” 邓小平是全力工作的“后勤部长”。 1986年3月,他在四位科学家提出的跟踪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的建议中给出了确定指示:我提议这样决定,可以马上组织实施。 同年4月和10月,他又发出了两次指示。 要求相关部门“尽快做出决定,毫不拖延”。 年间对同一件事做了三个指示,由此可见这表明了他在心中的分量。 这就是迄今为止影响着中国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863计划”的由来。 “863计划”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1200多个重大成果,其中一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突破了许多关键技术,如植物基因图谱、两系法杂交水稻、动植物转基因技术、基因工程药物的研究等,站在了国际生物技术的前沿。 这些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国的高科技水平和科学技术的国际声望。 邓小平就是这样的身体,如果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事件,他是那样全力以赴地计划着的。 1987年,邓小平在北戴河会见了中青年知识专家。 这也是新中国首次将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安排到北戴河度假。 他追求的是未来,所以思想永远年轻 邓小平追求的是未来,所以他的思想永远年轻。 1988年1月,《人民日报》在报道邓小平与挪威夫人布伦斯泰德会面时刊登了照片,加上一张复印件证书,称邓小平84岁误译为48岁,引起宾主大笑。 84岁的邓小平确实像48岁一样思想活跃。 也是在1988年,邓小平会见了捷克斯洛伐克总统扎克。 岁了邓小平的思维依然活跃,思维也依然广泛。 在会谈中,他们谈到了理论创新的大课题。 “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但事实表明这个故事是正确的。 我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在说出这个论断的瞬间,邓小平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个论断的历史意义。 但是,当他之后重复着这一论断并赋予其越来越深刻的内涵时,中国现代化的理论指导方针又增添了新的篇章。 还在1988年邓小平84岁那年,他来到北京西郊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实验室参观。 在登记簿上签字后,主人给每个参观者一个小纪念品,别人都拿到了,但邓小平怀着好奇心打开箱子,看了看里面的东西。 里面有画家吴作人画的题为“冲突”的画。 在听专家的报告时,他非常仔细地听。 他不一定知道电子对撞机的业务流程,但他知道高科技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他和科学家们座谈的时候,他说,我先给你们讲个故事。 故事很简单,前几天,一位欧洲科学家问,你们国家现在经济不发达,为什么要制造正负电子对撞机这种东西? 邓小平的回答是,这是着眼于长期快速发展的好处,不能只看眼前。 “握住年轻人的手” 1992年1月25日,邓小平来到珠海亚洲模拟企业参观。 听说他有两台跟踪世界最新技术的设备,我非常高兴。 “我很新鲜,越新越好。 越高越好。 越高越新。 我很高兴。 人民也很高兴。 另外,中国这个国家也很高兴。 ”。 走到操作电脑的年轻人身边,握着年轻人的手说。 我握着年轻人的手,科学的希望在年轻人身上。 34岁时,邓小平第一次被外国人介绍到西方时,他给采访者留下的印象是“像芥末一样敏感、痛苦”。 84岁那年,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与邓小平对话后不由得说:在中国,我知道你是年龄最大的政治家,但我不知道谁的思想比你年轻! 对人的生命来说,年轻绝非单纯的生理概念。 即使对未来没有憧憬和自信,没有进取的创造力,拥有二十多岁的青春,也不能说拥有“青春”。 年轻的只有开拓未来拥有未来,创造明天拥有明天的人。 关于邓小平,无论是年轻人还是曾经年轻的老年人,最受益、感受最深的,恐怕就是他创造的充满活力的社会。 他用很少的余年,走向人生最辉煌的时期,为了中国,为了我们,建设了永远年轻的社会机体。 曾经的年轻人和正当的年轻人,吸着这个社会的营养甜汤逐渐成长,永远年轻。 邓小平创造了整个中国的未来,把他的生命延长到了今天,和我们一起拥有未来。 这大概是邓小平生命之花永远具有明亮色彩的奥秘。

标题:“永远年轻――邓小平情怀随想录”

地址:http://www.lyxyzq.com.cn/lyzx/24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