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40字,读完约4分钟

高士其:揭露“生物界的小流氓”

――读《站在科学的阳光下》

2003年07月23日 01:35:49

叶永烈

、病毒的高度警惕,而高士其却以极为生动的笔调揭露这些“小魔王”的丑恶行径,娓娓道来的“菌儿”自传,告诉你“比苍蝇的眼睛还小一千倍,比顶小一粒灰尘还轻一百倍”的细菌的来历、身世和习惯。

“高士其:揭露“生物界的小流氓””

高士其先生,是中国科普界的一面鲜红的旗帜。无论就“人”来讲,还是就“文”来讲,高士其都不愧为我们时代的楷模。高士其可以说是中国的霍金,是一位“患病不病的病人”。

“高士其:揭露“生物界的小流氓””

高士其原名高仕金其,福建省福州市人,1905年11月1日生。后来他改名高士其,他说:“丢了‘人’旁不做官,丢了‘金’旁不要钱。”他果真是这样走过了艰难而又漫长的一生。在这“官”念深重、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他真可以称得上“出污泥而不染”。

“高士其:揭露“生物界的小流氓””

1925年,高士其毕业于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到美国留学,最初学化学,后来专攻细菌学。1928年,他在做实验时不慎,受甲型脑炎病毒感染,留下严重后遗症。从此他备受“小魔王”折腾,病情不断加重,直到全身瘫痪。

“高士其:揭露“生物界的小流氓””

1930年秋,高士其学成归国。病残的他无法从事科学研究从业,于是拿起了笔,创作科学小品,用文学笔调讲述微生物世界那鲜为人知的故事。1935年,他写出了第一篇科学小品《细菌的衣食住行》,发表在《读书生活》半月刊上。从这时起,至1937年8月离开上海止,可说是他科学小品创作上的最旺盛的时期。他用僵硬、发抖的手,写下了近百篇科学小品。《站在科学的阳光下》,大部分就是高士其这一黄金时期的精品。

“高士其:揭露“生物界的小流氓””

高士其的科学小品,语言生动、活泼、形象、清新,妙语连珠,富有幽默感。你读读这一连串的排句:“蝴蝶,美丽而活泼,好比电影明星;秋蝉,清脆而有韵节,好比音乐家;螳螂,好比挺着胸膛的武人;蚂蚁,好比靠着两条腿吃饭的洋车夫;蜜蜂,好比忙着搬运行李的码头工人;苍蝇是白天的强盗,蚊子是黑夜的土匪,这两个也还有不怕死的胆量;至于臭虫,名称先已不雅,态度又畏首畏尾的不光明正大,看它们胖胖圆圆扁扁的褐木色的大肚皮里,吃的都是我们小百姓的汗和血,一旦光明来到被窝里,它们早已吓得逃个精光了,拿它们来比通常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不为过嘛!”高士其善用比喻,以网民熟悉的东西来比喻网民所不熟悉的东西,使科学小品通俗易懂。

“高士其:揭露“生物界的小流氓””

老作家冰心是他的同乡。有一回,我去看望冰心女士,她讲了一个故事:她发烧住院,医生验血之后说白血球增多。她不明白“白血球增多”是什么意思,大夫向她讲了一通理论,她听不擅长。正巧高士其来了,他打了个比方说,白血球就是人体内的“警察”。你发烧了,表明敌人入侵,“警察”当然就增多!冰心一听,一下子就明白了。

“高士其:揭露“生物界的小流氓””

丛书中的一本是《菌儿自传》,那是高士其在1936年为《中学生》杂志写的连载稿,每期发表一章,至1937年8月写完最后一章。《菌儿自传》用拟人化方法,以第一人称“夫子自道”,从“我的名称”、“我的籍贯”、“我的家庭生活”说起,直到“吃血的经验”、“肠腔里的会议”,把“菌儿”的曲折经历道个水落石出,读来饶兴趣味。

“高士其:揭露“生物界的小流氓””

高士其在几十年漫长的时间里,虽然被病魔困在轮椅上,却一直勤奋而又艰难地一再创作科学小品。他的作品雅俗共赏,从黄发稚子到皓首长者,都是他的网民―――因为他擅长把艰深的科学道理明明白白地讲出来,讲得引人入胜,像一千零一夜的故事那般动听。正因为这样,无论在70年前还是进入后非典时期的今日,他一直拥有众多的网民。《站在科学的阳光下――高士其经典科普丛书》高士其着北京出版社2003年6月

标题:“高士其:揭露“生物界的小流氓””

地址:http://www.lyxyzq.com.cn/lyzx/24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