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691字,读完约17分钟

冯友兰晚年将自己一生的事业总结为“三史释今古,六书纪贞元”。 其中,“三史”是指着述的三部中国哲学史,即“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和“中国哲学史新编”。 《六书》是他抗战期间着的《贞元六书》。 《三史》和《六书》是冯先生对中国现代学术文化做出的两大贡献,他自己也成为少数思想自成体系的中国现代哲学家之一。 青年时期他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科,又接受西方柏拉图哲学、新实际论和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要素,善于运用逻辑分解的做法,研究和说明中国哲学的迅速发展问题,融合中国和西方,贯穿古今 本文阐明和探讨冯先生的《三史》中对“阳明心学”进行的多维透视和比较研究,在学理上推进阳明学的研究,更好地继承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进一步发扬光大。

程颢、程颐两人哲学的差异及其开创的心理学和理学两派

中国古代孔子创立的儒学思想迅速发展到宋明期,形成了与先秦孔孟之学和魏晋玄学不同的哲学思潮,出现了儒家思想的新形态。 有人叫宋明理学,也有人叫宋明道学。 冯先生认为使用“道学”这个名称比使用“理学”更合适。 因为如果使用“理学”这个名称,就会被误认为是对“心理学”的“理学”,很难区分“道学”程朱和陆王两派。 只有“道学”才能概括“理学”和“心理学”。

冯先生指出,道学的前驱是北宋周敦颐和邵雍,创始人有二程和张载,接着是南宋朱熹和陆九渊,还有明朝王守仁(王阳明)。 正确判别“二程”的哲学属性是研究朱、陆、王诸家哲学的前提。 早在《中国哲学史》上册中,冯先生就把北宋的“二程”定义为:程颢是“心理学”的先驱,程颐是“理学”的先驱。 程颐说的“理”、“不增加、不变、不动”,也就是所谓的“寂然不动”。 “万物皆备于我”,也就是“万物之理皆备于我”。 一个人没有万物之理,即物也是如此。 但是,人可以使用,但东西不能使用。 也有“人心应该有理万事皆宜”,也就是所谓的“寂然不动,感慨马上就通”。 程颢所说的“理”,就像是自然的趋势。 物理,即物的自然流动。 以天地万物的道理,即天地万物的自然趋势”“因为远离事物”为理由,形而上学和形而上学的区别并不怎么被重视。 程颐对形而上学和形而上学的区别极为重要。 程浩对“气”没有很多话,但程颐有很多话要说。 关于“性”,程颇不多说,程颐说人有理,说“性”,而且说“性是理”。 程先生兄弟在上述对理性的看法上,不仅分别成为后心理学和理学的先驱,在修养法上也成为心理学和理学的先驱。 “涵养必须敬,明道也是这么说的。 但是明道必须先说“要认识这个道理”,然后真诚地保存它。 这也是后来心学一派说“先立其大者”的人。 伊川一方面敬涵养,另一方面不应该产生偏僻的心,一方面今天是格一物,明天是格一物,要求“脱然自通”。 这是朱子说要发挥的。 ”。

二、朱熹与陆九渊哲学思想的对立与“鹅湖之会”探讨

冯先生指出朱熹推进了程颐关于“理”的理论,更明确地阐述了。 朱熹说:“形而上学者,无形无影就是这个道理。 形而下者,有情有状是此器”“无天地之先,终归只是理”,“事物皆有极,讲道理之极,总天地万物之理,太极”。 “天地之言,天地有太极。 万物,万物中有太极”。 朱熹用佛家常用的比喻“月印万川”来说明太极整体理与万物个别理的关系。 如果只是理由的话,那个世界只是“形而上学”的世界,但我们之外还有“形而上学”的世界。 于是形成了“理”和“气”的关系。 朱熹说:“天地之间,有理有气。 道理,形而上学之道,生物之书也。 生气者是形而下的器皿,也是生物的器具。 人,物之生,必有这个道理,而且有性。 固有的气体,还有有形。 ”阴阳相交,产生五行,产生万物,与此相对,“理”是“人跨马相似地骑着阴阳”。 朱熹赞成程颐“性即理”的说法,人性是人生成的理在别人之中。 一个人的身体必须是固有的、后生的,人类这个理由是共通的,但个人固有的“气”是不同的。 朱熹把本来普遍的形式称为“天地之理”,区别于人固有的“气质之性”,以此作为区别性善性恶天理人欲的理论依据。 朱熹认为,“心”是“理”加上“气”,和其他个别的东西一样,可以具体活动,就像思想、感觉。 “性”是抽象的,但不能进行这些活动。 孟子说的仁、义、礼、智是四种“性”,惠隐、耻辱、辞职、是非这种“德的四端”是“心”的活动。 人们可以通过心灵的活动,认识人性。 仁是“性”,惠隐是“情”,情发自内心,所以称为“心统气质”。

“心学”派哲学家陆九渊与朱熹的上述观点有很大差异。 朱熹认为“性是理”,陆九渊认为“心是理”,“心”是性。 在陆九渊看来,世界只有一个,现实只是包含心灵的世界:“宇宙是我的心,我的心是宇宙”

反映在修养的做法中,朱熹主张“格物”为“穷理”,通过格的各种具体的“形而下”之器,去寻找其“形而上学”的道路。 陆九渊认为“宇宙不隔人,人隔宇宙”,修养的目的是消除“隔阂”,找回心灵的本体。 心理学的做法是“先靠那个大家伙”,理学的做法是“即物理”。 两者的区别很明显。

宋孝宗淳熙二年( 1175年),朱、陆两个共同的好朋友吕祖谦在江西鹅湖寺遇到朱、陆两派人,探讨了“学问方”。 结果陆九渊一派认为理学做法是“支离破碎”,朱熹一派认为心理学做法是“空疏”。 会议不开心。 其实朱、陆之争只是理学和心理学对立的序幕,王、朱之争才是两派斗争的正剧。 王阳明是250多年后活动的明朝。

三、阐述了他对王阳明的“龙场悟道”和陆九渊心学的迅速发展

王守仁被称为“阳明先生”,继陆九渊之后,是心学思想的迅速发展和完成者。 他年轻时服从程朱理学,遵循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决心“见竹取格,不思考,终于生病了”,终于放弃了“格物”这条路。 之后,由于朝廷的政争,37岁时被降级为贵州龙场站。 “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不禁跃起,者皆惊,知圣人之道,吾性自给自足,对事物求理者,误也”43岁时,“始专至良知训学者”。

冯先生解释了阳明心学中的“致良知”。 他说:“陆九渊的重点是证明人有良知。 王守仁重点是“致良知”,不是圣人还是圣人,关键是那个“致”字。 陆九渊对“行”说得不够,王守仁特别侧重“行”,“知行合一”的重点是没有“行”就不能完成“知”。

其实陆九渊和王阳明谈“穷”的人理。 “贫穷”不能依赖语言,也不能依赖知识,只能依赖道德。 王阳明说“穷人理”,不是“穷人物理”,而是穷“物”理,服务于“人”理。 “穷人理”要尽量发挥“良知”的作用,这就是“致良知”。 既然“良知”是知,“致良知”是行,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通常不是谈论认知和行为的关系,而是消除私欲,恢复本体论。 “知是行的想法,行是知的功夫。 知道是行的开始,行是知道的”人心本身没有被私欲掩盖的时候,知道和实际上是一样的事情。

四、指出王阳明和朱熹对《大学》认识的差异

冯先生在《新编》中充分展开了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 朱熹把儒家经典“大学”列为“四书”之首,在“大学章句”中把第二纲领的“在亲民”改为“在新民”,同时增加了“格物补传”,提出了“即物理”的主张。

王阳明是“大学问”,“大人之学”是“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尚一家,中国尚一人”。 “明显的德”是指“去屏蔽其私欲,以其明德,倾听其天地万物一体的本质”。 王阳明反复强调。 “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也是一体的。 亲民达到其天地一体之用。 冯先生确定(《大学》的)三纲领其实只有两纲领,那是“明德”和“亲民”。 “至善”只是“明德”和“亲民”的极致,更进一步说,只有一个纲领,“亲民”“至善”只是“所以才是明德”。 ”。 冯先生指出,“在亲民”的“亲”字表现出“己”与“民”的内在联系,“新”字只表现出外在联系,那不是“仁”。 “父母”表现为“爱”,“热”,但“新”是“冷”。 三纲领的目标不是增加知识,而是通过道德实践实现“完人”,成为“圣人”。 因此王阳明不赞成朱熹把“亲民”变成“新民”。

冯先生还指出,“格物”是“即物理”,问题是“穷人理”为什么从“穷人物理”开始,“物理”和“人理”如何表现信息? 程朱没能提供满意的解释。 王阳明的“大学问”把“物”看作“事”,“格”字也就是“正”的意思。 这样“格物”就变成了“正事”,“正其不正,归正者为善”。 在王阳明中,“物”不是客观世界中的任何一个,“有意义的东西称为物”是“事”,有善与恶、正与不正之分。 “格物”是为善而离开恶,“正的不正之发是正的”。 善与恶的标准是什么? 即使不出去,每个人的“心”是标准,“致知”的那个“知”是每个人的“良知”。 “致良知”是根据“良知”进行工作,即“格物”。

冯先生说“大学学”解释的是“大学”说的是“大人学”。 所谓“大人”是完全的人,是完全实现人的道理的人。 什么是人理? 如何实现人的道理? “三纲领”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八项”回答了第二个问题。 “八项”的最后一项是实现人理的获取方。 从这里可以一步一步地实现三纲领的目标,那就是“明德”。 王阳明的《大学问》和朱熹的《格物补传》是心理学和理学两派的代表作,两派都以使人成为完全的人为目标,但两派的来源不同。 心理学的来源是“致良知”,理学的来源是“即物理药理”。

五、判别阳明心理学的哲学属性及心理学和理学的异同

相当长的时期以来,学术界认为整个宋明道学都是唯心主义,其中的理学是客观唯心主义,心理学是主观唯心主义。 冯先生不赞成这种粗略的看法。 他把魏晋玄学、宋明道学和唯心主义等同起来,认为“这太模糊了,太简单化了”。 因为“魏晋玄学和宋明道学是一个时代的思潮,其中既有唯心主义的派系,也有唯物主义的派系,不能一概而论”。 用宋明道学来说,“气学是唯物主义,理学和心理学是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又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 冯先生说:“理学是客观唯心主义,这不是问题,心理学是否是主观唯心主义,这是可以讨论的问题。”

注意区分唯物论和客观唯心主义,这是冯先生赞同的,但在如何区分唯心主义内部不同派系的问题上,“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第一区别是不承认有公共世界”,有“公共的“理” 他分解了心理学这个派系中的三个大哲学家程颢、陆九渊、王明阳的第一观点后,认为他们三人都不能被认为是主观唯心主义。 程颢在代表作《知仁篇》的开头说“仁者浑然一体”,所以这里说的“物”是公共的。 陆九渊说的“宇宙不隔人”的人的“不限制融合的宇宙,不是个人的,是公共的,是公共的世界。 陆渊和王阳明说的“心外无理”是以公共“理”为前提的。 他们说的“心”是宇宙的心,不是个人的心。 王阳明的代表作《大学问》的主题是明确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 冯先生说:“天地万物是公共的,有天地万物的世界是公共的世界。 “大学学”谈客观唯心主义。 ”。 冯先生的上述观点显然与流行看法不同,相当独特,值得重视。

冯先生对王阳明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论断,基于“大学学”。 《大学问》是王阳明哲学体系的纲领,是传授给学生的《师门教典》,也是他最后的著作,代表了哲学上的最后见解。 以前谈王阳明时,越来越多的事情是他去世后,学生记录编辑的《传习录》,冯先生在《新编》中,非常重视《大学问》。 根据《大学学问》,根据可以判定王阳明哲学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传习录》,可以判断他是主观唯心主义。 你怎么处理这个矛盾? 冯先生以“大学学问”为主。 《大学问》是王守仁自己写的,因为是正式发给学生的演讲稿。 语录是学生们记录他的故事。 语录可能有错误,可以作为参考资料。 总的来说,ren的哲学思想也基本上是客观唯心主义,但可以说有主观唯心主义的倾向和色彩。

物理学和心理学的“性即理”和“心即理”的讨论,其中心问题是理在形式上还是形式下,真正使理学和心理学对立的是通常和特殊的问题。 冯先生说:“通常被称为特殊的区别,道学被称为形式上和形式上的区别。 理学严格明确了这种分手,心理学不进行这种分手,也不承认这种分手。 物理学的最高范畴是“太极”。 朱熹的解释是,太极是所有“通常”的整体,各自的“通常”是其中任何一种“特殊”的标准,是它们的“极”。 太极包括所有的“通常”,所以称为太极。 心理学的最高范畴是“宇宙”、“心”或“人”,心理学不承认有太极。 在理学中,心理学所说的“宇宙”“心”“人”都是形而上学的东西”综上所述,这是冯先生对王阳说明哲学属性的看法,也是他对心理学和理学两者的独特见解。

六、强调心理学和理学的互补性,阐明阳明心理学在中国哲学快速发展史上的地位

阳明心理学在《三史》中的解释不是实事求是,而是放在中国和世界哲学迅速发展的整体背景中考察。 这样读着,感觉很吃惊。

宋明道学是中国古代封建哲学迅速发展的高峰。 从人生的各个方面阐述人生的各种问题,特别是回答什么是人,什么是人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宋明道学可以称为“人学”。 冯先生指出,关于“人”的学问包括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任务、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性与人的幸福等问题。 其目的是在人生的各种对立面中统一起来。 这个对立面的统一包括共相和特殊相(即通常和个别)的矛盾,以及主体和客体(即主观和客观)的矛盾。 这两个矛盾是同一事实的结果。 人是万物之灵,“灵”是人类自觉认识到这个事实的。 对付这个事实有本体论、认知论和伦理论三条不同的道路。

在西方,柏拉图是本体论路子的代表,他用“理论”清楚地阐述了共相和特殊相的关系。 康德从主观和客观矛盾出发,揭示了认知主体和认知客体的关系。 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形式和范畴,认识到这个岸边的现象界,对面的世界是不能期待的。 但道德是普遍的法律,可以超越主观界限。 所以,在道德行为中,你可以感受到上帝的存在,灵魂的不死,意志的自由。 中国宋明道学者从伦理的路子出发,他们停留在本体论上解体共相和特殊相,他们把共相、特殊相、主体和客体结合起来,以公私的区别、义利的区别作为评价道德的基准,同时把共相和特殊相、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作为“同一天一 达到这种贯彻、彻内彻外统一境界的人,得到了最高的幸福、真正的幸福,也就是他们所说的“至乐”或“孔颜乐处”。

冯先生指出:“心理学和理学有多个不同,但在道德的基本问题上是一致的。” “王守仁的时代,朱熹的理学成为教条,失去了活力。 王守仁提出的心理学一方面对理学起到批判的作用,另一方面极大地恢复了道学的活力。 所以,在中国封建社会,心理学是物理学的反对者,但它是弥补的。 ”。 冯先生在指出理学和心理学对立统一,互相批评,补充了这么多复杂的关系时,并不符合事实,而是提到哲学的本质和特征的高度来理解。 哲学家对于哲学的第一概念,不仅要有理性的理解,还必须有直觉的感觉”。 “如果不把直觉变成概念,其意思就无法确定,无法用语言表达。 概念和直觉,不能偏重,也不能废除。 理学和心理学的分支,其根源就在这里。 理学把概念分解,心理学把重点放在使用直觉上。 ……偏向概念的解体,从而解释文案,考章,远离精神领域的修养越来越远。 ”。 冯先生还说:“如果认识到真正的哲学是理性和直觉的结合,心理学和理学的争论也可以呼吸。” 就像西方哲学史上近代出现的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争论一样,各有一定的真理性,不能互相取代,只能互相弥补。 康德想用认知论做的是试图统一“经验论”和“唯理论”。

冯先生指出,二程兄弟创立了道学,道学中的“心”学和“理”两派也分别创立了。 张以气为体,称之为“气学”。 朱熹以理、气排队,可谓集大成者。 这是道学的前期。 “用黑格尔的三段法来说,二程是肯定的,张载是否定的,朱熹是否定的”。 根据黑格尔的迅速发展观,前一段的否定是后一段的肯定。 “朱熹是前期道学的否定,也是后期道学的肯定,陆王是否定,(王夫之是反陆王,不是反程朱),是后期道学的集大成者,否定的否定”认识到宋明道学的迅速发展前期和后期两种否定,阳明心学的中国哲学史

从中西哲学快速发展的全球来看,冯先生在《三史》中,以朱熹和柏拉图为目标,发现了许多相似之处。 其实,王阳明作为中国古代和宋明道学中“万物一体”思想的典型代表,他的心理学的整体特征和多个观点,与西方现代哲学家海德格尔相似。 当然,海德格尔所说的“人与世界合一”的思想超越了西方近代认知论洗礼后西方长期形成的“主客两分钟”思维模式。 海德格尔强调个性和自由选择,但王阳明说的“人心”封建伦理意识很强,没有个人的自由选择。 这是两个人的区别。 因为王阳明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海德格尔是西方现代的哲学家。 两个人既有中西文化的差异,也有古今时代的差异。 (林可济)

标题:“冯友兰中国哲学“三史”中的阳明心学”

地址:http://www.lyxyzq.com.cn/lyjy/21647.html